1. 印度淡色艾爾和ipa的區別
二者最大的區別在于麥芽原料,所以淡色艾爾啤酒顏色較淡。IPA則是從英國出口到印度的淡色艾爾啤酒,特點增加大量的啤酒花。啤酒花是為了保持啤酒口感和保質期,同時也增加了IPA的苦味、香味、酒精度。
2. 印度淡色艾爾(Indian Pale Ale-IPA)的發源地在
簡單來說,啤酒歸根結體是一種古老的飲料(今天不談歷史),目前消費量排第三(僅次于水和茶)。所以作為飲料,啤酒君就必須適應各路人馬的需求,就好比不同地方的人都在喝茶,但風格大不相同。
最早的啤酒只是大麥汁稍微發酵,有點酒味的飲料。根據溫度和酵母菌(那時人類還不知道這是啥東東)種類的不同,分成了拉格(Lager)和艾爾(Ale),它倆的區別在于發酵位置的不同,拉格在發酵桶的下面低溫發酵,艾爾在上面溫暖環境下發酵。好比男人看見女人的反應,多數都變成了下半身思考,所以比起艾爾,拉格要更為普遍。中國所有的啤酒、喜力(Heineken)、嘉士伯(Carlsberg)、百威(Budweiser)、很多德國啤酒,都屬于這類,簡單無節操。但其實不是如此,拉格其實小批量發酵難度要高于艾爾,因為溫度要求比較低,但后來的工業生產解決了這個問題,拉格發酵溫和、能大批量產、酒體純凈、口味清淡,這是導致它普及的根本原因。比起拉格,艾爾就文藝的多,荷比盧地區、北歐諸國、英倫都是這種風格,這種酒,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說的啤酒精釀大多數都是指這些。
中世紀的時候,歐洲北部水質很差,但大家不喜歡喝開水,于是比利時一幫和尚開始用煮開的水釀成啤酒,這樣能當水喝,味道也很好。大家都覺得啤酒是飲料,所以也無所謂喝啤酒禁令。后來越來越火,于是比利時自成一體,修道院風格(Abbeybeer),我們說的blond(金艾)、double(雙料)、triple(三料)、brown(棕艾)甚至quadruple(四料)都是。結果英國和愛爾蘭那邊水質更夸張,超硬(硫酸鈣),他們為了掩蓋味道,只能用很多烤過的麥芽,降低PH值,用麥芽焦香掩飾水質味道,于是有了波特(Porter)。后來大家覺得焦香味都不夠爽,再來點糊味更好,就有了世濤(Stout),后來更升級為帝國世濤(Imperialstout),這些酒普遍特點是酒精度偏高。后來英國殖民印度,啤酒海運過去之后老容易壞,他們發現往里面使勁兒放啤酒花可以保質,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新品種:印度淡色艾爾酒,傳說中的IPA(IndianPale Ale,印度淡艾),喝的人多了,也就流行了,但這個酒跟印度半毛錢關系都木有好么。
捷克和德國人說了,我們的水好,喝起來就是贊。所以他們用最基本的麥芽最簡單的發酵,出來的啤酒已經棒棒噠。皮爾森(Pilsner)、白啤(Witbeer)、小麥啤(weizenbeer)、德國黑啤(Dunkelbeer)就這么出現了,基本風格一致,突出的都是最原始的麥芽味道,然后作為拉格里的佼佼者,風靡全球。這些酒酒精度數低,可以用很多替代品,成本低適合工業生產,所以世界上90%以上都被這種酒壟斷,在中國更達到了100%。
后來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國家叫美國,情況就更不行了,水不好連麥芽都不好。但天無絕人之路,美國特別適合啤酒花生長,再加上農業發達,啤酒花蹭蹭的往物美價廉走。于是老美釀酒商開始流行把酒花往死里用,各種傳奇的IPA現身,當然美國叫自己的為APA(美國淡艾),就換了前面國家名而已。后來美國各種商業發達,加上需求旺盛,美國現在已經是世界啤酒精釀的中心,甩別人一大截了,各種類型高端酒都現身美國。(推薦關注啤博士成員 @螂王
的美國精釀酒廠巡禮知乎專欄)
還有一些比較奇葩的酒,比如比利時布魯塞爾西南一代,空氣中有很多野生酵母,那里就出現了像香檳一樣利用這種酵母的蘭比克(Lambic)酒。在桶中發酵三年,也是醉了,但全世界只有那里能產。
當然其他的還有水果酒、季節性的賽松(Saison)、博克酒(Bock),德國人還老愛以自己城市名字命名,比如巴伐利亞(Barvaria)、科隆酒(K?lschbeer),維也納(Vienne)也命名了一種維也納酒,但都大同小異。
一小時聽懂啤酒風格演化史
---------------------------------------------------------------------------------------
本帖內容已由本文作者太空精釀前期發布于【啤博士】微信公眾號平臺,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3. 為什么叫印度淡色艾爾
英國自1757年通過東印度公司發動第一次侵略印度的普拉西之戰后,掀開了殖民印度200年的序幕,英國人的足跡踏上了這塊炎熱的南亞次大陸。
為了讓殖民者在炎熱的熱帶喝到英國本土啤酒(印度不產大麥也不產啤酒花),18世紀末,來自英國弓弩酒廠(Bow Brewery)的釀酒師喬治·霍奇森(George Hodgson)發明了一個新的配方:他將木桶艾爾啤酒做到高度版本,同時加入大量酒花,在苦度提升的同時大大延長了啤酒保質期,即便抵達印度依然能保持相當的質量。
自19世紀伊始,新被殖民的澳大利亞對英國啤酒的需求也慢慢開始提升,不少商人開始考慮這個嶄新的市場。但由于澳大利亞太過遙遠,只能借道印度,將那里的淡色艾爾啤酒運到澳大利亞。于是在澳大利亞的報紙上,首次出現了來自印度的淡色艾爾啤酒廣告,彼時對于一個新殖民地而言來自一個更古老殖民地的產品都是一個更高逼格的東西。
于是IPA這個名字:India Pale Ale,就徹底火爆起來了。
英式IPA:從英國殖民史開始,數百年歷史的經典啤酒。然而,隨著一戰二戰的進行,糧食短缺的英國陷入困境,使得波特、世濤、IPA等啤酒生產急劇減少。二戰之后情況更糟:新崛起的工業量產啤酒由于成本優勢和銷售價格大大擠壓了傳統精釀啤酒的生產,IPA啤酒在70年代幾乎消失。直到美國精釀啤酒的風潮再次吹回歐洲大陸才重新復蘇。
美式IPA:很早便繼承了英式啤酒的衣缽,自1980年代開始精釀運動發軔于美國,這是對市面上越來越多千篇一律的工業啤酒的反擊。得益于有利的退稅政策以及多樣化風格啤酒的市場需求,越來越的的中小釀酒廠開始生產小批量風格新穎、風味獨特的精釀啤酒。IPA作為最為流行的酒款,被美國的酒鬼和釀酒師們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后來自成體系為美式風格。
2。 釀酒原料
釀酒原料是真正決定啤酒風味的根本所在,按照啤酒的四大主要原料:大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二者區分如下。
大麥芽
英式IPA:普遍使用英國最經典的Maris Otter麥芽,這種麥芽自帶較重的麥芽味、焦糖味、餅干味,比普通淡色麥芽味道更重。
美式IPA:普遍使用淡色麥芽,尤其是北美的六棱大麥麥芽。在麥芽味道、尤其是甜味方面,美式IPA不如英式。
水
英式IPA:由于英國的海島地理情況,水質普遍偏硬,硫酸根和鈣質含量較高,會加重人對苦味等的識別。英式IPA的起源地-伯頓地區也成為IPA的經典水源,以至于在釀造IPA時會有一個經典的水處理工藝—伯頓化。
美式IPA:美國很大,水質從很軟到較硬變化很大,但在技術和釀酒工藝成熟的今天水質不再是決定啤酒味道的核心因素,美式IPA普遍會按照英式的水源調整(伯頓化)。從用水上,美式和英式沒有必然區別。
酵母
英式IPA:普遍使用經典英式艾爾酵母,發酵程度不徹底,會留有一定酯類成分,使得啤酒的口感更加復雜。經典的酵母類型為:Wyeast 1098 , Wyeast 1028,White Labs WLP023 , WLP005。
美式IPA:使用發酵程度明顯更高的酵母,啤酒的口感更加清冽(麥芽和酒花味占絕對主導)。經典酵母類型:Wyeast 1056 ,Wyeast 1272,White Labs WLP001 , White Labs WLP051, Fermentis US-05 。
啤酒花:IPA的精髓所在
英式IPA:大量使用英式啤酒花:Kent Goldings,Fuggles,Styrian Goldings,酒花的風味特色是淡淡的花香、泥土味、松脂味。
美式IPA:由于高新農業的存在,美式酒花的味道范圍極廣,世界上70%以上的酒花種類是最近幾十年由美國培養而來。美式經典酒花,Cascades, Columbus, Chinook, Amarillo等幾乎壟斷了IPA市場。相比味道保守雅致的英式酒花,美式酒花帶有明顯的熱帶水果、核果、西瓜、葡萄柚等味道,聞起來明顯芳香和奔放很多。這也是美式IPA更加為人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
3。 風味特色
英式IPA:普遍用料保守很多,導致酒精度一般為中等,酒精度范圍在5-7%;酒花用量較少,導致苦度一般,香味也較為溫和,苦度范圍在40-60;由于Maris Otter麥芽特點,顏色為亮金色到琥珀色,一般為6-14標準色度之間;由于酵母和原料因素,口感更加豐富,在酒花、麥芽和酒精味之外,可以明顯體會到甜味,以及酯類等酵母二級代謝產物。
美式IPA:用料更加奔放,酒精度會比英式IPA偏高1-2度;酒花用量大,苦度也要偏高10左右,酒花香味方面明顯較強;顏色相近,但一般偏淡;酵母發酵純凈,除了酒精、麥芽和酒花之外的味道很少。
總體而言,二者的區別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原料原因,還有更重要的:消費者的消費預期。相比英國消費者,美國消費者對啤酒的變化維度要求更高,而文化的擴張作用又開始反噬英國本土風格IPA和英國消費者,使之在向著美式IPA風格轉變。
從一方面,美式IPA仍然在大張旗鼓改進以適應美國消費者對新產品更新換代的無止境預期,比如近些年各種雙料IPA(加強版美式IPA)、帝國IPA、渾濁IPA、工休IPA的出現;而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英式IPA消費市場不斷萎靡,消費者開始逐漸向美式轉變,也進一步促使美式IPA的增長。
因此,美式IPA是英式IPA在新世界新形勢下的更新換代,以至于變化維度過大,已經在逐漸反噬曾經的起源—英式IPA。
作為酒鬼,不必糾結如此之多,只是在被美式IPA轟炸的今天,有心情時別忘了嘗試點上一杯英式IPA,體會這IPA世界的起源和那一份傳統的保守與雅致。
而對于美式艾爾而言,也是經典英式艾爾的升級美國版,而英式艾爾可以理解為英式IPA的初級版本。
4. 淡色艾爾 ipa
沒有vilaroc牌子,是VIOLA,啤酒品牌。
VIOLA,隸屬于MAURIZIO ARDUINI旗下品牌,提供啤酒產品與服務,品牌創始人為MAURIZIO ARDUINI,其系列根據發酵類型不同分為:
小麥白啤(VIOLA Bianca)、淡色拉格啤酒(VIOLA Bionda)、印度淡色艾爾(VIOLA IPA)、紅色艾爾啤酒(VIOLA Rossa)、金色艾爾啤酒(VIOLA Numerotre)
5. 印度棕色艾爾
1、顏色的不同
黃啤作為國內傳統的啤酒,顏色主要呈黃色,有淡黃色、金黃色和黃棕色,這是眾所皆知的;而白啤,對于沒有接觸過的人來說,會認為是白色,這說法對也不對,因為白啤也并不是真正的白色,反而通常呈黃色,只不過外觀有白色渾濁,白色泡沫干凈而又豐富,所以才稱為白啤。
2、原料的不同
白啤通常是以大麥芽和小麥芽為原料進行釀制,而黃啤酒通常是以短麥芽做原料進行釀制,是我國啤酒生產的大宗產品,可見白啤和黃啤的區別是非常大的,更別說之后的工藝和口感了。
3、工藝的不同
白啤酒通常是利用上面啤酒酵母和乳酸菌發酵而成,是上發酵生產的一種淺色啤酒;黃啤一般采納Pilsner(皮爾森)工藝,我國都是類皮爾森風格的美式淡拉格,所以口味比較清淡,但其實國外的黃啤并不會加大米、淀粉之類的,所以麥香味會重很多。
4、口感的不同
通常白啤中含有來自小麥的蛋白以及未過濾的酵母,因而一般較為渾濁,但其豐富的泡沫會帶來奶油般的細膩口感,而且還有豐富的果香味,但由于保留了較多的乳酸,喝起來會帶有酸味,非常適合夏天用來消暑。
黃啤一般啤酒花較重,有明顯苦味,主要是開胃和清口,入口綿潤、不易上頭,口味沒有白啤酒那么復雜。不過相對國內的美式淡拉格黃啤,比利時的金色艾爾、英國的淡色艾爾和捷克的皮爾森都是口感不錯的黃啤。
6. ipa 艾爾 區別
IPA的全稱,是India Pale Ale,直譯就是“印度淡色艾爾啤酒”。是近年來火的啤酒種類,沒有之一。
起初是19世紀英國為出口印度而專門生產的啤酒,和艾爾相比,IPA 苦味更重,酒精度也更高。雖然IPA名叫印度淡色艾爾,但這種酒的確是英國人創造的。英殖民初期,英國殖民者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從英國到印度,船上這好幾個月,沒有可靠的淡水水源。當時,還沒有蘇伊士運河。從英國本土去趟印度,要從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繞路,一走就是幾個月。
沿途經過兩次赤道,劇烈的氣溫變化加上長途旅行,沒電沒冰箱的,帶上船的水,放沒多久就餿了。于是,英國人想到了啤酒。啤酒含有酒精和可以防腐的啤酒花。那么,路上就拿啤酒當水喝吧……因此,當時英國酒廠之一的BOW(船首)酒廠,就建在碼頭附近。
他們生產的啤酒,使用了大量麥芽和啤酒花,大幅提升了啤酒的酒精度,并起到了很好的防腐作用。而這,就是我們今天喝的IPA的雛形。IPA非常容易辨認。如果,你喝到一瓶淺琥珀色、香氣濃郁(帶點花果香)、喝起來很清爽但余味有點苦的精釀啤酒,那么,你喝到的基本上就是一瓶IPA了。
較高的苦度與濃烈的香氣,是IPA大的特點。老實說,IPA并不是一款能讓人一見鐘情的酒,但對于啤酒老手而言,IPA讓人欲罷不能之處,恰也正是這種苦和香并行交織的味覺體驗。
7. 印度淡色艾爾IPA
它并非產自印度,也不是恒河水釀造的,它是源自英國的淡色艾爾啤酒。
這款酒并不是在印度生產的,但跟印度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很強大的印度基因。
歷史上印度曾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英國人在印度統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也有大批英國本土人來到印度,其中不乏士兵、工人等等。
啤酒在英國很流行,來到印度的英國人自然也有大部分愛喝啤酒的,但是印度的自然環境并不適合釀制啤酒,因為太熱,那個時代,還沒有現代化的啤酒釀制設備,也沒有發明制冷機。
但是人不能不喝啤酒,于是英國人就不遠萬里從英國本土把啤酒運到印度,那時候蘇伊士運河也沒挖通,從英國本土到印度,需要穿過非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在往北扎到印度,這過程中需要經過兩次赤道,溫度先冷后熱然后又冷然后又熱,總之溫度變化很劇烈。但是對于啤酒來說,溫度經常變化是非常致命的,運輸路上時間又長,所以導致啤酒在路上就壞掉。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釀制啤酒的水。傳統的英式Pale Ale所需的水硬度偏大,這也是英國某些地方水質的特點,可能那時候人們在印度沒有找到合適的水吧,所以就放棄了在印度本土釀制啤酒的打算,而且那地方也找不到酒花啊,畢竟這東西是挑生長環境的,印度有點兒熱。
聰明的釀酒師找到了解決辦法,答案就是啤酒花。之前介紹過,啤酒花除了能為啤酒帶來柔和的香味與口味之外,還有種功效就是抑菌防感染,它是一種非常好的天然防腐劑。于是釀酒師們就在運送的熟啤酒中加入很多的啤酒花,這樣就起到了防腐防感染的功效,而在味道上,又有了新的變化,那就是香味更加突出,味道更加苦。
沒想到這樣的做出來的啤酒廣受人們喜愛,于是在英國本土也采用了這種制作方法,因為與印度有關,可能又是因為英國人視印度是大英帝國的掌上明珠,于是就起了個India Pale Ale的名字。
有人考證,IPA風格的釀造記錄,最早出現產生于18世紀末,當時一個位于英國中部的名字為弓箭的小酒廠,廠主審時度勢,抓住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時值東印度公司全面控制英國到殖民地的海上貿易,他們急需一種能夠經過六周的海上航行后,還能在殖民地售賣的啤酒。于是,長主在傳統英國淡啤酒的基礎上,加入大量酒花,從來創造了這樣一個全新的啤酒風格。
甚至,為了能夠將這個生意盡數收進囊中,弓箭釀酒廠的廠主更是為東印度公司提供了長達18個月的付款限期,這個期限,可以讓東印度公司在殖民地將啤酒售賣一空后,再回來付款,同時購置下一批。所以,最早的時候,弓箭釀酒廠的IPA每兩年才生產一批。
8. 印度深色艾爾
(1)扎啤杯
扎啤杯(Mug)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啤酒杯,它的特點是大、重、厚、有手柄。扎啤杯異常厚重和結實,碰杯的時候完全可以放心,酒液升溫也不會那么快,大可開懷暢飲。德國有一種叫 Stein 的杯子也屬于扎啤杯,不過是帶有一個蓋子,防止在戶外飲酒時,蚊蟲或樹葉進入杯中。因為大部分啤酒都強調碰杯、暢飲以及低溫,美式、德式、歐式還有世界范圍內大部分的啤酒都適用于扎啤杯。
(2)皮爾森杯
皮爾森杯(Pilsner)是繼扎啤杯之后應用最廣泛的啤酒杯。它通常都是又細又長、口大底小、杯身較薄的。因為它強調觀看皮爾森型啤酒晶瑩透徹的顏色以及氣泡上升的過程,細長輕薄的杯身剛剛好。另外,寬杯口是為了更好地保存酒液頂部的泡沫層。適用于皮爾森杯的啤酒包括美式和歐式的淡色艾爾啤酒(Pale Ale)以及德國的下發酵啤酒(Low Fermented Beer)。
(3)品脫杯
品脫杯(Pint)價格便宜,容易購買。一般的酒吧都會使用品脫杯,便于保存和清洗。品脫杯的形狀是近似于圓柱形并帶點輕度的椎體特質,杯口會稍微大一點。品脫其實是度量單位,1 英制品脫約為 0.57L,1 美制品脫約為 0.47L。
常見的品脫杯有 2 種形式。一是美式品脫杯,主要用來喝一些美式艾爾(Ale)和拉格(Lager)。二是英式品脫杯,杯身有一圈凸起,最初是為了避免杯子從手中滑落,后來倒成了倒酒的基準線。英式品脫杯主要適用于英式愛爾和拉格。另外,還有一種品脫杯叫英式波紋品脫杯(English Dimpled Pint),在 80 年代的英國非常流行,后來逐漸消失。而今,英國的酒吧又開始流行這種酒杯了,主要用于喝淡色艾爾和苦啤(Bitter Beer)。
(4)笛形杯
笛形杯(Flute)有些像喝香檳(Champagne)的那種細長細長的高腳杯。它狹長的形狀使得在倒注啤酒時能夠激起足夠的泡沫,氣泡可以更好地展現出來,加之如果啤酒顏色清澈明亮的話會非常好看,是一種比較強調視覺效果的酒杯。此外,高腳的設計也可以避免手掌接觸杯身讓啤酒升溫。這種酒杯主要適用于擁有通透的金黃色的淡色艾爾和皮爾森型啤酒。
(5)圣杯
圣杯(Goblet)的特點是開口大、杯身淺、底部寬平、杯壁較厚、有杯腳,而且很多圣杯都會在杯口鑲一層金屬邊,看起來就覺得很大氣雄壯。造型的杯子以前都是用來盛圣水使用的,所以也有些人稱之為“火焰杯”。圣杯主要是為了突出啤酒的泡沫,所以泡沫豐富的(泡沫至少有兩指寬的厚度)才用這種杯型,如烈性淡色愛爾啤酒(Strong Ale)、烈性深色愛爾啤酒(Strong Dark Ale)、雙料啤酒(Dubbel)和三料啤酒(Tripel)就可以用這種杯子。
(6)白蘭地杯
白蘭地杯(Snifter)在 20 世紀的時候就很流行了,用于飲用白蘭地(Brandy)。不過,它也可以用來飲用啤酒。因為它的杯口是往內彎的,杯口狹小,可以收斂香氣;而且它的杯肚很寬,有利于搖晃酒杯,讓啤酒中的沉淀快速稀釋。這種杯型適用于口味強烈的、帶有沉淀物的啤酒,如比利時艾爾、美式帝國 IPA(American Imperial IPA)和雙倍印度艾爾(Dubble IPA)。
(7)郁金香杯
郁金香杯(Tulip)形狀如同郁金香,從下方先突起,再內束,最后再微微向外綻放。收攏的頸口是為了降低空氣接觸面積并凝聚香氣,而往外翻的杯口則是強調了泡沫。所以,郁金香杯適用于口味濃烈、泡沫豐富的啤酒,如比利時烈性艾爾、深色艾爾、蘇格蘭愛爾等。
(8)直口杯
直口杯(Stange)起源于德國,是又細又長的圓柱體,這種酒杯可以觀察到啤酒內部氣泡的涌動,顏色透徹的啤酒裝在里面很好看,喝起來暢快。直口杯一般適用于皮爾森型啤酒以及德國的下發酵啤酒。
(9)麥啤杯
麥啤杯(Weizen)最初就是為小麥啤酒而生的。它造型和皮爾森杯有些相似,但麥啤杯通常有收腰設計。特點是細長、底窄、頭寬,開口還有閉合,它強調小麥啤酒本身的云霧外觀和顏色,頭寬是為了讓更多的泡沫留在上面,閉口是為了留住小麥啤酒特有的水果香味。這種酒杯適用于德國的小麥啤酒、半酵母型小麥啤酒(Hefeweizen)以及小麥黑啤(Dunkelweizen)。
(10)品鑒杯
品鑒杯(Sampler)通常杯型較小,是白蘭地杯、麥啤杯、品脫杯等杯型的迷你版,一般容量不會超過 6 盎司。品鑒杯主要用于品鑒多款啤酒的時候,能避免喝多喝醉。
9. 印度淡色艾爾百度百科
IPA的全稱,是India Pale Ale,直譯就是“印度淡色艾爾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