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個掃把餐廳攻略?
“三個掃把”餐廳
推薦美食:黃油啤酒(包括冰沙款黃油啤酒)、英式餐食(烤雞、豬肋排、甜點、沙拉、大餐拼盤、炸魚薯條)、含酒精啤酒豬頭酒吧精釀、龍鱗艾爾。
三個掃把是J.K羅琳的魔幻小說《哈利波特》中的一家酒吧,位于霍格莫德村(英國唯一的純巫師村落)。
老板是羅斯默塔女士(Madam Rosmerta)
酒吧里極其擁擠嘈雜,熱烘烘的,煙霧繚繞。幾乎每一個來霍格莫德村的巫師都會來這里坐一坐。
二、《哈利·波特》中有哪些美食
1.巧克力蛙
一種巫師界流行的糖果,內附有巫師卡片,介紹著名巫師及事跡,貢獻。長的像一只青蛙,其實是巧克力被施了魔法。遭遇攝魂怪的巫師吃它有助恢復體力。拆開包裝袋時小心它跳走。在哈利波特主題公園有售。
首次出現:
1-6-6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第6章第61頁)
2.黃油啤酒!
原著內容摘要:
哈利和赫敏走到后面去,那邊有一張空著的小桌子,這桌子就在窗口和火爐旁邊的那漂亮的圣誕樹中間。羅恩五分鐘后走過來,他拿著三杯熱氣騰騰的黃油啤酒。
“圣誕快樂!”他舉起酒杯快樂地說。
哈利大口大口地喝,這是他喝過的最好的東西,熱氣好像溫暖了他內心的每一處。
原料:普通啤酒,黃油
做法:把500毫升的啤酒在鍋里燒開,往里面扔了一塊25px*75px*75px的黃油。發現許久不熔,遂用一根筷子戳了幾下增加表面積,瞬間就溶解了。于是熱騰騰香氣撲鼻的黃油啤酒就做好了。
口味:好香!!啤酒的苦味被黃油的濃香完全中和,卻仍能以其清香壓抑了黃油的濃膩
3.比比多味豆
比比多味豆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車上、霍格莫德的蜂蜜公爵糖果店、對角巷食品店等地方均能買到。
在一袋“比比多味豆”中你很可能吃到草莓、蜜瓜、胡椒、桃子、牛肉、橘子等各種口味,但如果運氣不好的話,也很有可能吃到其他一些味道,比如鼻垢、耳垢等等口味。
4.酸棒糖
簡介:
首次出現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一種糖果,原著里說羅恩吃了之后舌頭被燒了一個洞,酸酸的。
原著內容摘要:
羅恩七歲時,弗雷德曾給過他一根酸棒糖,羅恩用舌頭添,感覺味道酸酸的,之后,舌頭上立即被燒出個洞來。“事后弗雷德被媽媽用掃帚猛打了一頓。”羅恩回憶。
5.南瓜餡餅
出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霍格沃茨特快列車餐車上的食物,當時哈利和羅恩正在坐列車進城。
6.鍋形蛋糕
也是霍格沃茨特快列車餐車上的食物。
7.巖皮餅
出自大伙兒到海格那兒喝茶的時候。
8.南瓜汁
出現在幾乎每頓一飯里。在巫師世界里人們把這種東西當水喝。
9.甘草魔杖
簡介:用甘草制成的魔杖樣子的糖果
原著內容摘要:
在霍格沃茨特快上,時任魔藥課老師的H.E.F.斯拉格霍恩教授,邀請包括哈利?波特在內的數人,去他的C號車廂參加首次“鼻涕蟲俱樂部”時說:午飯總是他自己帶,因為特快上的甘草魔杖味總是太重。
10.火焰威士忌
火焰威士忌喝下去絕對會讓你有種燃燒的感覺,試試吧,辣椒和肉桂的混合口感,鼓足勇氣就喝下去了
11.糖羽毛筆
簡介:羽毛筆形狀的帶甜味的糖果。
蜜蜂公爵出售這種糖果,上課的時候吮吸一下,看起來就像在思考下一步該怎么寫,不會被老師注意到。
總的來說,在哈利波特中
麻瓜世界日常食譜―巧克力、碎杏仁冰淇淋、煎腌熏肉、雞蛋、玉米片、烤面包;
巫師世界日常食譜―蜜汁布丁、碎肉餡餅、烤香腸、巖皮餅、巴思果子面包、牛排大雜燴;學校的盛宴之開學典禮―烤牛肉、烤子雞、豬排、羊羔排、臘腸、牛排、煮馬鈴薯、炸薯片、約克郡布丁、豌豆苗、胡蘿卜、肉汁、番茄醬、土豆泥、薄荷硬糖、炸薯條、烤雞腿。
三、日本環球影城黃油啤酒多少錢?
450日元。黃油啤酒其實不含酒精,是《哈利波特》電影中人物喜愛的飲料,每杯售價600日元,帶馬克杯的售價為1100日元。新區于7月15日開業,在僅僅102天后“黃油啤酒”的銷量就破百萬,營業期間平均每4.6秒就賣出一杯。
擴展資料:
《哈利波特》新區當天舉行了慶祝儀式。來自愛知縣岡崎市的一家三口成為第100萬杯的購買者。
據日媒報道,大阪市主題公園“日本環球影城”《哈利波特》新區發售的人氣軟飲料“黃油啤酒”,截至10月24日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00萬杯。
參考資料來源:日本環球影城-官網
四、為什么將人類叫做麻瓜?
麻瓜,一般指技能不如其他人,但同時又有些固執的人。英國女作家J.K.羅琳在其作品《哈利波特》系列書中所創作,,書中泛指沒有魔法能力的人類,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隨著小說《哈利波特》在世界各國的暢銷,“麻瓜”(muggle)一詞也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生活中的麻瓜一般指技能不如其他人,但同時又有些固執的人。麻瓜一詞已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網絡流行詞。
20年來,“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中文樣貌,在我們的腦中已經根深蒂固。
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把那些不懂魔法的人稱為“麻瓜”,會從“破釜酒吧”進入“對角巷”,知道去“霍格莫德村”的“三把掃帚”點“黃油啤酒”,一切仿佛都是約定俗成。所以麻瓜就是這樣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