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南人,湖南近現代出了一些人才是事實,主要是軍政人才,但湖南老百姓實際上沒多少好處,因為湖南籍的軍政名人,以國家為己任的多,很少有人關照自己家鄉,而且現在湖南各方面人才跟全國一些省份差別不大了?,F在國家對湖南支持很少,湖南人口多,經濟發展一般,看總量能進全國前十,但人均GDP很低,普通老百姓生活不怎么樣,真正去過湖南很多地方的人就知道。筆者家鄉是湘中南的一個小縣,跟湖南很多地方一樣,地少人多,老百姓不出外務工或做生意,養家糊口都難,典型的如鄰近的邵東邵陽,雖然現在發展不錯,但湖南很多類似的地方沒能發展起來,以數據來證明,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而湖南人均可支配收入僅27680元,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有人說湖南人在外是條龍,在家是條蟲,如今很多湖南人都在外發展,相信每個湖南人都熱愛自己家鄉,個人希望今后我們湖南能繼續人才輩出,為全國做貢獻,但更希望有能力的湖南精英能團結起來幫助家鄉發展,讓家鄉人民過上好日子。
湖南發展怎么樣?
湖南最好的是長株潭,除了長株潭其他的地市正在發展中!
《湖南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考察分析報告》(原創文章/益輝(國家金融師、財經評論員))
若問湖南發展情況怎么樣?這是一個很難用具體數據來量化回答的問題,可以說湖南非常具有發展潛力,其他周邊省市如湖北、安徽、河南、四川等省份的發展也日新月異,但畢竟這些省份經濟發展都比較快,有些省市發展甚至超過全國發展平均水平,因此,湖南未來的發展就城市方面而言,湖南省將會以長株潭為中心,以岳陽、 常德、衡陽為省域副中心,打造1+3和3+5的城市群格局。根據剛剛公布的《2019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100強》顯示,湖南有長沙、湘潭、株洲、岳陽、衡陽五個城市上榜,是我國中西部地區上榜數量最多的省份。湖南在近代一百多年歷史上,幾乎和我們整個中國命運大潮息息相關。下文將對湖南的人文、湖南的營商環境以及對湖南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作一些初探。
湖南,沒有沾到長三角的光,與珠三角也有一點距離,雖然在中心腹地,但那個板塊都沒有很緊密地融入進去,再加上它三面環山一面有湖,是一個四塞之地,有一種被包裹著的內部文化特征,所以開拓性不強,經商方面的敏感度跟沿海地區比,有一定差距。但是目前湖南的商業到了一個高速發展的軌道,湖南現在的GDP很高,已經在去年超越了河北省,進入了前八。湖南已經快速開始成長了,而且湖南地區政府在經濟發展上非常迫切,很有積極性,湖南積極融入長三角、珠三角,做擁抱式的開放,抓機會,搶資源,所以,湖南發展和崛起是必然的趨勢。
我們只有全面了解湖南,充分研究湖南,積極為湖南的發展獻計獻策,才能助推湖南的經濟發展。
一、 先了解一下2019年湖南有關工作報告里面有關數據。
湖南省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一個內陸省份,陸地面積約21.1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00多萬。2018年湖南GDP達到了36425.78億元,位居全國第八,相對其他中西部省份來說,湖南的發展是比較均衡的,雖然省內長沙顯得“一城獨大”,但有岳陽、常德、衡量三個省域副中心經濟規模超過3000億,株洲、郴州、湘潭三市的GDP超過2000億。
2019年,上半年湖南經濟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趨優,高質量發展態勢更加明顯。初步核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8334.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湖南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6%,落在預期增長目標區間,仍在合理區間運行。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物價就業保持穩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8%,延續溫和上漲態勢。城鎮新增就業18.7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由去年末的4.02%下降到3.07%。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去年同期增長9.1%的基礎上繼續增長9.5%。經濟運行的結構、質量、效益不斷改善的趨勢得到延續。從經濟結構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5.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6.3個百分點?!叭ヒ唤狄谎a”成果繼續鞏固。2月末湖南工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2%,同比降低3.1個百分點。1-2月,規模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79.95元,同比降低0.42元;利潤總額在去年同期兩位數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增長9.7%。
二、湖南和中部兄弟省對比情況:
2019年是中部崛起規劃出臺10周年。湖南是中國內陸最核心的地區。一段時期中部發展質量比不上東部,發展速度又不如西部,一度陷入“中部塌陷”的焦灼之中,國家開始把促進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上日程。
最早的提法出現在2004年。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發布;到了2009年,國務院正式出臺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09-2015年)》,為中部崛起勾畫藍圖。2016年,國家發改委引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也正是在這份文件中,武漢、鄭州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從人口看,湖南是人口大省。但近10年間,六個省份人口增量最多的湖南,也不過才500萬出頭。2008年,中部六省GDP總和6.4萬億,占全國GDP總和的21.2%。到了2018年,中部六省GDP總和超19萬億,占全國GDP的21.3%。也就是說在這10年間,中部地區的經濟增速幾乎與全國同步,占比僅提升了0.1%。從GDP總量來看,湖南一直處于末尾跟隨狀態 。從GDP增速來看,10年間增速最快的是湖北,達到了247.4%,湖南增速也都超過了200%,2018年湖南增速也都在7.6%-7.8%的水平。2018年,中國GDP過萬億的城市達到了16個,中部有武漢、長沙、鄭州三個城市入圍,鄭州在2018年剛剛突破萬億。人均GDP:與GDP排名一致,武漢、長沙、鄭州領跑,都超過了10萬元;固定投資:武漢、長沙、鄭州基本相當,都超過了8000億;資金總量:武漢、鄭州、長沙依舊是前三位;A股上市公司數量:長沙、武漢、合肥排在前三。武漢和鄭州的“廝殺”由來已久。雖然近來鄭州的經濟發展速度飛快,但從多個經濟數據看,鄭州離武漢中間,還隔著一個長沙。與這些城市的尷尬比起來,中部崛起作為國家級的戰略決策,10年來的執行力度,也有些尷尬,在今后湖南省能否成為全國經濟強省,需要進一步努力,再努力。
三、近年來,湖南在發展中前進。
湖南,被稱為東方“普魯士”,世界上有三大最強民族,分別是:“普魯士人、愛爾蘭人和湖南人!”翻開中國的近代史,湖南人才輩出。從曾國藩、左宗棠到一代領袖毛澤東、以及劉少奇、羅榮桓、賀龍等開國功勛,十大元帥湖南、十大將軍湖南都是榜上有名。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市場經濟的崛起,東部沿海省份率先發展起來,直到21世紀初,中部經濟開始復蘇,湖南實行彎道超車,省會長沙的經濟發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0年,長沙GDP在全國排在36名的位置。2018年,長沙GDP在全國排在13名的位置。增長的倍數和增長的幅度,分別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一和第二位。長沙的經濟發展,就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當然,這是最好的一面。衡量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質量,我喜歡看兩個數據,一個是該地區的資金儲備量,另一個是該地區的人口增量。湖南省的人口流出數量遠遠大于人口流入數量,湖南省13個地級市,只有長沙的人口是凈流入,而其他城市都是凈流出。這說明一個現象, 廣東省對湖南省的人口吸引力度還是非常大的,同時,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一大批湖南人在廣東富裕了,同樣也會造富家鄉,在家鄉建廠,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制造技術帶回湖南,為地方經濟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湖南人都是勇敢的、智慧的、勤勞的,所以,我們看到微信之父張小龍是湖南人、快手宿華也是湖南人、今日頭條CEO陳林也是湖南人、58同城姚勁波是湖南人,還有IDG的熊曉鴿是湖南人。
近30年,湖南盡管經濟有所落后了,但是湖南人只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創造自己的價值而已,隨著高鐵經濟的發展,湖南的經濟也得到了騰飛,2018年,湖南的GDP突破3.6萬億,位列中國第8位,比去年前進一位。湖南的人均GDP低于國家平均水平,其實,我想說,衡量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GDP,要看其背后的經濟發展質量, 當地的農民富不富、口袋里有沒有錢、人民的幸福指數怎么樣?這才是發展經濟的根本。如果只是把GDP的數字搞漂亮,而忽略了人民的幸福,那發展經濟的意義何在?在我看來湖南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是中等水平。
相對于東部沿海省份,湖南肯定比不上,但是相對西部省份,以及中部其他省份,湖南經濟水平還是領先的。湖南在2019年也出臺了新興產業規劃布局,以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消費電子、智慧醫療為基礎,拓展云計算、智能語音、無人駕駛、生物技術四大新興產業。所以綜合來看,湖北與湖南在新興產業布局上,各有優勢,難分高下。
從人才引進近兩年來看,長沙的人口流入情況比武漢要好,這是因為大量一線城市的湘籍人員返鄉潮,再加上長沙的房價目前處于中部省會城市的洼地,所以很多年輕人愿意選擇長沙作為自己創業根據地。而武漢這幾年的人才優待政策也非常不錯,吸引了不少大學生和外來人口。綜合對比來看,雖然長沙的人口增量比武漢要大,但是湖北其他城市,例如襄陽也出臺了人才新政和買房優待政策,所以,整體來看,湖北省的人才吸引力會略大于湖南省。
在城市發展規劃方面,湖南省以長株潭為中心,以岳陽、 常德、衡陽為省域副中心,成為1+3和3+5的城市群格局。所謂1+3,就是以長沙為中心城市,岳陽、衡陽、常德3個副中心城市,而3+5城市群,規劃更加厲害,以長株潭為核心,以岳陽、益陽、常德、婁底、衡陽為外圍圈層。形成一個大的城市群。所以,從整體規劃上來看,湖南的協同效應會更強,這也體現在湖南省的腰部城市經濟水平比湖北省要高。
營商環境方面從單個城市來看,長沙的營商環境在中部所有城市是最好的,這一點長沙與深圳的模式很像。湖南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可以說是非常大的,湖南僅有的三個三線城市和一個新一線城市都在東部,而西部地區都是四五線城市,GDP夠不到東部的一個零頭。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如果對湖南地圖比較了解的話,都知道西部大部分都是山區,地方都不平,而東部則恰好相反。平原地區更好發展一些,大城市大多是在平原地區,在中國估計也就重慶市一個特例。湖南西部從南到北有永州市、邵陽市、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五個市,在GDP排名中,這幾個市基本把最后幾名承包了,一個不如一個。
四、湖南幾個重要城市發展情況分析。
永州市發展情況:這個市位于湖南最南端,在2018年的GDP排名中是第八名,達到1565.81億元,增速是8%。在目前為止,永州是西部州市中GDP最靠前的一個市,增速其實也還可以,然后在交通方面也還可以,洛湛鐵路、湘桂鐵路在此交匯,從這些數據來看還是很有希望的。但其實這個市三面環山,地貌多樣,想有實質性的發展真的還是比較困難。我們湖南常去廣東的人都知道經過永州要過好多的隧道和橋梁,這樣的地勢發展起來真的是有難度的。
邵陽市發展情況:在這些市中是中規中矩的樣子,沒什么特別,GDP排名是第九名,在永州之后。然后交通方面目前只有滬混高鐵,交通還是有些匱乏的,但隨著懷邵衡動車的開通,經濟發展很有可能有一個質的飛越,畢竟在沒開通GDP之前也是湖南西部僅次于永州,未來發展起來還是有希望的。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這兩個市恕我直言,希望渺茫,雖然張家界旅游資源豐富,但還是改變不了窮的命。為什么這樣說這兩個市呢?一個是這兩個市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區,沒幾個平的地方,真的難以發展,而且交通方面也不行,即使被稱為旅游專線的張吉懷高鐵的開通,也難以成為三線城市,因為起點實在太低了,這兩個的GDP排名一個倒數第一,一個倒數第二,兩個市的GDP加起來還沒倒數第三的懷化多,所以說基本沒希望。
懷化市發展情況:湖南省最大的一個市,和廣大西部地區一樣,山地占了大部分。但與上面幾個市比起來,有個非常明顯的優勢,擁有非常發達的交通,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目前有湘黔鐵路、焦柳鐵路交匯,還有滬昆高鐵等眾多線路,整個湖南也只有長沙才有這么好的待遇,但還是無法阻止廣大山區面積給懷化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困難,現在只能排到倒數第三?,F在懷邵衡、張吉懷兩條鐵路線在建,再一次增強了這個城市的交通。在如此強大的交通面前,懷化將來能成為三線城市不是沒有希望的。
醴陵市發展情況?!?018中國中部縣域經濟百強白皮書》正式發布。在中國中部縣域經濟百強中,醴陵市排名第14位,湖南省第4名。
2018年,醴陵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4%。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8億元,稅收收入31億元,稅占比提高21個百分點達74.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8%、8.3%。提前三年實現整體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中最具綜合性的基本單元,是強縣富民的基本支撐。醴陵市縣域經濟崛起的方向在哪里?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醴陵深入推進產業突圍、城鎮提質、項目攻堅、安全保衛四大戰役,著力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科技創新能力,縣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醴陵以項目建設發展支撐起半邊天。上半年開竣工項目128個,今年醴陵市舉行“產業項目建設年”集中開工活動,醴陵玻璃產業園一期6個項目同時開工。加上已建成的旗濱電子玻璃項目,醴陵玻璃產業園今年新增投資20億元,建成達產后年產值超過20億元,年稅收在2億元以上。目前湖南旗濱節能玻璃、佛山中宏玻璃、深圳陽光晶玻等6個項目,主要生產鋼化玻璃、節能玻璃、電子玻璃和玻璃機械已經入駐。其中,深圳陽光晶玻項目總投資2億元,主要生產超白超薄觸摸屏玻璃基板、光學玻璃等電子高端產品。而這只是醴陵市大抓項目的縮影之一。上半年開工建設的項目達到106個,簽約項目54個。從項目簽約到開工建設,速度最快的項目用時不到3個月,這就是“醴陵速度”。
五、湖南的招商引資情況。目前,湖南部分優秀的商業群體開始引鳳歸巢,回到家鄉去搞建設。雖然湖南山區的發展還有待加強,但是湖南大多數地區已經開始大舉招商引資,轟轟烈烈地搞發展。比方說邵陽和懷化這些城市,都是經濟相對來說欠發達的地方,但現在都開始奮起直追了,招商引資很火爆,外來的商人也很多,所以這些地方會快速邁入到一個騰飛期。湖南的整個產業結構是比較合理的,雖然早些年在經濟上沒有那么領先。湖南的第三產業占到了50%以上,旅游業發展得很好,有張家界這些風景名勝,旅游收入達到八千多個億,人次達到7.5億。但和四川比起來,四川是七個億的人次,旅游收入卻有一萬多個億。這說明什么呢?湖南在消費的供給上不夠充足,旅游的人多,消費的錢少,在旅游服務業上還是有短板,需要去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