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酒倒滿啤酒八分
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
關于斟酒的禮儀
主人斟酒時需注意的規則
作為主人,要首先為客人斟酒。斟酒時,應從第一主賓地位開端,按順時針方向繞餐桌依次進行。酒瓶要當場翻開,酒杯大小要一致。如在座的有年長者,或有長輩、遠道來的客人或職務較高的同道,要先給他們斟酒。如不是這種情形,可按順時針方向,順次斟酒,酒需斟滿,但不要溢出來。
斟酒姿態要端正,站在客人身后右側,右手拿斟酒瓶,身體不可緊貼客人,但也不要離得太遠。
給每位客人斟酒,應手持酒瓶將商標朝賓客先示意一下,(若客人有不喝的表示,應換其他飲品。)倒入前要留神瓶內酒量的多少,瓶內酒越少,出口速度越快,倒時容易沖出酒杯,所以要控制好酒瓶傾斜度。
客人在主人斟酒時需注意
作為客人,當主人為自己斟酒時,要起身或俯身,以手扶杯或欲扶狀,以示恭順。
斟酒誤區
人們在為客人斟酒的同時,常說“滿上滿上”。這個滿可不是滿的溢出來,而是指滿杯中的八成即可。斟酒不可太滿,以八成為好。瓶口不可搭在酒杯上,間隔兩公分為宜,免得彼此碰擊。
西式斟酒禮儀
西式斟酒主要應用于洋酒。這里所說的洋酒主要是葡萄酒、起泡酒(香檳等)、白蘭地等常見進口酒。不過,這不是講究入鄉隨俗的時候,如果在高大上的西餐廳,也該遵循其“洋氣”的斟酒禮儀,方不失高雅。
1、斟酒順序
先斟什么酒、后斟什么酒要分明,以增強味蕾感知,提升用餐滿意度。
(1)先起泡酒,后靜態葡萄酒。因為起泡酒酒體輕盈、口感清爽,而靜態葡萄酒通常口感很重。這也是為什么西餐中起泡酒先上桌,餐前敬酒用酒一般是起泡酒。
(2)先干型葡萄酒,后甜型葡萄酒。先干后甜才不會灼燒你的味蕾。這要求你能夠辨別哪些是干型的,哪些是甜型的,酒標上一般不會標明葡萄酒的甜度,所以學習一些基本的葡萄酒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
(3)先輕酒體,后重酒體。這樣一來,輕酒體的精細和重酒體的復雜就都能感受得到。
(4)先白葡萄酒,后紅葡萄酒。因其不同的釀造工藝,白葡萄酒中單寧較少,酒體更輕,適合比紅葡萄酒先上。
(5)先年輕,后成熟。一般來講,葡萄酒陳年的時間越長,風味就越復雜。
總而言之,斟酒的順序就是先口感風味簡單的葡萄酒,后口感風味復雜的葡萄酒。
2、斟酒方式
斟酒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桌斟,是指將酒杯放在餐桌上的斟酒方式,瓶口不宜接觸杯口,以免發出聲響。二是捧斟,指一手握瓶,一手將酒杯捧在手中斟酒的方法。
捧斟時,有可能是別人捧杯,也有可能是你自己捧杯。若你自己捧杯時,要注意捧酒杯的姿勢,下圖所示的捧杯方式都是正確的,有你中意的捧杯方式嗎?
3、斟酒步驟
(1)開瓶后,將瓶口處的錫紙撕掉(若有的話)并用餐巾將瓶口和瓶頸處仔細擦干凈,以免倒酒時造成污染。
(2)用餐巾布(沒有餐巾布時用干凈的餐巾紙代替)包住瓶身防止斟酒的時候打滑,然后雙手或單手握住瓶身的中部或下半部。
(3)對著酒杯中心斟酒,不要沿著杯壁。瓶口不要碰到酒杯,比較適宜的距離是瓶口離杯肚底部的距離約 15-25 厘米(這樣能使葡萄酒充分地接觸到空氣,徹底發展葡萄酒的風味)。斟酒時要控制好量,要不然不好搖杯。
(4)在快要斟好酒時,輕輕逆時針轉一下瓶口,讓酒液自然停止流出。斟完一杯酒時,要用干凈的餐巾紙將瓶口擦干凈再斟下一杯酒。
(5)斟酒的方向應是逆時針方向(如果沒有特別的尊者在場的話),即從自己右邊的一位開始,自己的酒最后斟。
(6)在斟完最后一杯酒時,要將瓶口和瓶頸擦拭干凈再放好酒瓶。
斟酒的動作要嫻熟連貫,如行云流水般才好看,因此自己私底下也要多加練習。
4、斟酒份量
紅葡萄酒入杯份量為 1/3 杯;白葡萄酒為 2/3 杯;白蘭地為 1/2 杯;起泡酒要分兩次倒,先倒 1/3 杯,待氣泡稍稍消退再繼續斟酒,倒滿至 3/4 杯。
中式斟酒禮儀
那如果餐桌上的是白酒、米酒、啤酒等國人的日常餐酒呢?
1、斟酒次序
(1)給長輩和領導斟酒時,先給最尊者斟,然后依次按級別給各位斟滿八分酒,最后是斟自己的。
(2)在朋友聚會的場合,斟酒時要斟滿接近外溢為度,斟酒次序可以按座次來(或者長者優先、女士優先),最后斟自己的。
2、斟酒姿勢
(1)斟酒前用餐巾紙或布巾將瓶口擦拭干凈。
(2)斟酒時依次走到各位的右后方,最好不要捧斟,以免不小心撒到別人的衣服上或撒在桌面上。
(3)斟酒技藝要求較高,要不滴不灑,不少不溢,是較細致和耐心的工作。
3、斟酒份量
中國有句俗語——倒酒滿杯,茶倒半杯,但是從禮儀上講應倒八分滿,這樣端起酒杯時酒液不容易灑出溢出。白酒、米酒一般八分滿;啤酒則是八分酒液二分泡沫(泡沫不外溢)。葡萄酒的斟酒禮儀
斟酒方式
斟酒的方式有兩種:桌斟和捧斟。桌斟是指客人的酒杯放在餐桌上,侍者持酒瓶向杯中斟酒。一般情況下,瓶口應在杯口上方2厘米左右處為宜,瓶口不宜沾貼杯口,以免有礙衛生或發出聲響。捧斟適用于酒會,其方法是一手握瓶,一手將酒杯捧在手中,站在賓客的右側,優雅、大方地向杯內斟酒。
斟酒姿勢
侍者在斟酒時,要站在每一個餐位的右側,面向客人,右腳前,左腳后,呈“丁”字步站立,用右手握住酒瓶下半部和酒標背部,需要強調的是,必須把酒的正標顯露出來,以便喝酒的人看到酒標。斟酒時需盡量伸直手臂,避免胳膊肘彎曲過大影響后面客人。
斟多少酒?
紅葡萄酒入杯均為1/3;
白葡萄酒入杯為2/3;
白蘭地入杯為1/2;
香擯斟入杯中時,應先斟到1/3,待酒中泡沫消退后,再往杯中續斟至七分滿即可。
斟酒的順序
斟酒時,應先斟一些給主人品嘗,在主人表示滿意后再為他人斟酒。我國的葡萄酒禮儀大體上遵照國際上的做法,但在服務的順序上有所區別。在家宴中,我國一般遵循先長輩后小輩,先客人后主人的順序。而在國際上,婦女則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侍者首先要給女主賓斟酒,然后依次給所有女性倒酒,隨后再男性,最后才是主人。主人也可以給自己倒酒,但順序依舊不變。不同的葡萄酒斟酒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如先上酒質較輕的葡萄酒,后上酒質較重的葡萄酒;先上干葡萄酒,后上甜葡萄酒;先上新酒,后上老酒。
斟酒的時機
在宴會開始前五分鐘之內要將葡萄酒斟入每位賓客杯中。斟好酒后就可請客人入座。在宴會開始后,應在客人干杯后及時為客人添斟,每上一道新菜后同樣需要添斟,客人杯中酒液不足時也要添斟。不過,當客人掩杯或者用手遮擋住杯口時,說明客人已不想喝酒,此時,則不應該再斟酒。
斟酒前的準備工作
斟酒前餐廳服務人員要做好一系列的相關準備工作,這些工作大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酒水檢查
檢查酒標及瓶體,若發現酒標破損、酒瓶破裂或酒水變質,應及時調換。
2 酒瓶擦拭
在上餐臺斟酒前,必須用餐巾將酒水瓶擦拭干凈,特別要將瓶口部位擦凈。
3 酒瓶擺放
將備好的酒水整齊擺放在餐臺上,擺放時既要美觀又要便于取用。
酒水的冰鎮與加熱
酒水的冰鎮方法主要有:
冰箱冷藏
冰桶降溫
冰塊溜杯
酒水的加熱方法主要有:
水燙
火烤
燃燒
沖入(注入)
酒水的開瓶方法
葡萄酒的開瓶方法——開啟葡萄酒瓶塞時一般要使用酒鉆。酒鉆的螺旋部分要長,頭部要尖,并裝有一個起拔杠桿。開瓶時,服務員先用潔凈的餐巾把酒瓶包上,然后割開封住瓶口的錫箔。除去錫箔后用餐巾擦拭瓶口,再將酒鉆的螺絲錐刺入軟木塞,然后加壓旋轉酒鉆。待旋轉至螺絲錐還有兩圈留在軟木塞外時,用左手握住酒瓶頸及開瓶器起拔杠桿,右手向上用力牽引取出軟木塞(注意不要拉斷木塞),再將起拔杠桿放松,旋出軟木塞放在主人酒杯的右邊。在開瓶過程中,動作要輕,以免搖動酒瓶時將瓶底的酒渣泛起,影響酒味。
香檳酒的開瓶方法——開瓶時首先將瓶口錫箔割開除去。用左手斜握酒瓶,并用大拇指壓住軟木塞頂部,再用右手將封口鐵絲扭開后握住塞子的帽形物,輕輕地轉動并往上撥,依靠瓶內的壓力和手撥的力量把瓶塞慢慢的往外拉(不要讓軟木塞忽然彈出,以免發生意外),將瓶子傾斜幾秒鐘,再除去軟木塞,以免酒液溢出。引用香檳酒一般需事先冰鎮,因此開瓶前一定要搽干凈瓶身瓶口。
斟酒所需物品
托盤、餐巾、各式酒瓶、各式酒杯、開瓶器。
2. 倒啤酒要倒滿嗎
茶倒八分,酒要倒滿的意思是給客人倒茶的時候不要倒滿了,倒酒卻要滿杯。俗話說的:“茶滿欺人,酒滿敬人”,淺茶滿酒是中國待客禮儀之道。敬酒奉茶,更是有所講究:
一,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
二,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
三,同時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端出的茶色要均勻,并要配合茶盤端出,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如有點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
四, 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
五,奉茶時應依長幼順序。待客之禮首先,安排筵席時,肴饌的擺放位置要按規定進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則。帶骨肉要放在凈肉左邊,飯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則放在右方;膾炙等肉食放在稍外處,醯醬調味品則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漿也要放在近旁,蔥末之類可放遠一點;如有肉鋪之類,還要注意擺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顛倒。這些規定都是從用餐實際出發的,并不是虛禮,主要還是為了取食方便。其次,食器飲器的擺放,仆從端菜的姿式,重點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陳文規定。放酒壺酒樽,要將壺嘴面向貴客;端菜上席時,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氣,如果此時客人正巧有問話,必須將臉側向一邊,避免呼氣和唾沫濺到盤中或客人臉上。上整尾魚肴時,一定要使魚尾指向客人,因為鮮魚肉由尾部易與骨刺剝離;上干魚則正好相反,要將魚頭對著客人,干魚由頭端更易于剝離;冬天的魚腹部肥美,擺放時魚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則背鰭部較肥,所以將魚背朝右。再次,待客宴飲,并不是將酒肴擺滿就完事了,主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導,要作陪伴,主客必須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煩就多了。陪伴長者飲酒時,酌酒時須起立,離開座席面向長者拜而受之。長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還入座而飲。如果長者舉杯一飲未盡,少者不得先干。長者如有酒食賜與少者和僮仆等低賤者,他們不必辭謝,地位差別太大,連道謝的資格都不給。
3. 啤酒倒酒幾分滿
1.左手握住瓶頸,右手將瓶口的錫紙揭開。將鐵絲網套緩緩扭開,扭開的同時,左手的姆指緊按住瓶帽。
2.左手的姆指按住瓶塞,食指握住木塞邊緣部分,另一只手慢慢轉動瓶塞,把它打開,要保證打開的時候聲音要小。
3.開啟后,瓶塞放在已準備好的小碟子中,要將酒緩緩倒入酒杯中,直至七分滿。
4. 啤酒要倒幾分滿
①西餐中斟白酒時,一般不超過酒杯的3/4,這樣可以使客人在小呷一口之前能有機會端著酒杯欣賞一下酒的醇香。
②斟啤酒時,要順著杯壁將酒緩緩倒下,避免一下子倒滿,使白沫溢出酒杯,啤酒斟酒量宜80%酒、20%泡沫。
③斟紅酒時,倒至杯的1/3或一半為宜,因為紅酒杯一般都比較大,不宜一次斟滿。
④斟香檳酒時,應分兩次斟,第一次先斟上1/3杯,及至泡沫平息后,再將酒斟至2/3或3/4杯。調雞尾酒時,使酒液入杯占3/4空間即可,以便于客人觀賞或方便客人端拿。
⑤斟白蘭地酒時,一般只斟到酒杯的1/8,即常說的“1P”。
5. 白酒倒啤酒里
一、注意倒酒量
我們平時飲用的酒有白酒、紅酒、啤酒等各種不同風格的酒。
對于白酒,中國有句俗話叫——茶倒八分酒倒滿,這正是針對杯中的茶或酒應該倒到哪種程度來說的。也有說法叫做“茶滿欺人酒滿敬人”,所以,在倒酒的時候要將酒倒滿,以示對別人的敬意和情誼。但是也需注意不能倒溢出來,且端起酒時不易灑出。
對于紅酒,紅酒講究“品”,細品慢酌顯優雅。人們在飲用紅酒的時候需要感受香氣和味道的平衡感,所以千萬別把酒滿上,最多將酒倒至杯中的三分之一處,即約在杯身直徑最大處就足矣。因為,要留有足夠的空間,在搖晃酒杯時才能保證酒不溢至外面;同時,留有足夠的杯內空間,可挽留從酒中逸出的香氣。
對于啤酒,倒酒時,酒瓶口應距離酒杯口的最低點幾厘米,啤酒的落點應該在杯壁的中點位置,這種做法是為啤酒充入空氣、制造泡沫的最佳倒法。酒瓶口和杯子不能接觸,倒酒時,使酒瓶口和杯子接觸是一個不好的做法,倒酒給自己是沒什么大問題,但倒給別人的時候就不行了,給別人倒酒要遵從“杯子要干凈”的原則。
二、主客、長幼有序
在一些大型宴會中,倒酒禮儀有主客之風。通常是主人主動性強,做個開場白后給在座的客人倒酒。這時候倒酒的順序通常是以順時針為方向開始倒酒。如果客人把第一輪酒喝完后,主人也不必再親自給客人倒,通常這種情況就是就近原則,為客人添酒。但如果和長輩同坐,主人必須先給長輩倒酒,這是基本禮貌。
三、客人禮貌接受
在主人一一為客人倒酒的時候,作為客人,最好的回應應該是禮貌性接受,不宜拒絕。并且,這時候的酒杯不宜拿在手上,以免給倒酒人造成困擾。倒完酒后,為了表示謝意,應主動和別人回敬,尤其是對于比自己輩分高或者地位高的領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給客人倒酒的時候,要站到他們身邊為他們倒酒,切勿因為隔著遠距離而直接伸長手就倒,這是不禮貌的行為。用右手持著酒瓶,略傾斜。這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酒瓶瓶口不宜對著別人。隨后,將傾斜的酒瓶豎直后,要小心瓶口中的酒液,灑落到酒杯外面。
6. 紅酒白酒啤酒倒幾分
除了碳酸飲料,功能飲料是不能兌酒喝的,因為功能性飲料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電解質、鹽、氨基酸、維生素、牛磺酸等,摻兌在酒中飲用,電解質中的鈉離子和咖啡因會增加心臟負擔,使人感到心慌、胸悶等。
不過,喝紅酒兌些果汁應該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控制酒精的攝入量。成年男士每日的酒精攝入限量為25克,相當于一瓶啤酒或一杯白酒的量,而且最好在用餐時飲用。
此外,女士每天喝50~150毫升紅葡萄酒,可以達到減肥和美容的效果。晚餐時喝兩杯紅葡萄酒(100毫升),不但可使晚飯少吃兩成,還能有利于緩解勞累,促進睡眠。還有不少女士喜歡將紅葡萄酒外搽于面部及體表,因為低濃度的果酸有抗皺潔膚的作用。
7. 白酒紅酒啤酒倒幾分滿
在用餐時,懂得基本的
葡萄酒禮儀文化
,會大幅度提升你的氣質:1.托酒時手握葡萄酒杯柄。
2.飲用年輕的葡萄酒前需醒酒,而對于陳年老酒,要避免過度轉杯醒酒。
3.品嘗不同的葡萄酒時,盡量更換不同的酒杯,以避免各種葡萄酒串味。
4.紅酒倒滿1/3,白酒倒滿1/2,香檳倒滿3/4。
5.紅酒杯一定要放在水杯右邊。
8. 酒倒8分滿
郵寄白酒,順豐快遞可以,他要求低,有身份證就可以。其它快遞要白酒生產許可證復印件,檢測報告單之類的。順豐可以保碎險。順豐,申通,韻達,中通,圓通等大部分快遞公司都可以提供大陸地區酒水類物品收寄服務。這里以順豐為例寄送要求如下(其它家快遞注意事項都可咨詢業務人員):
1.所有酒類包裝必須嚴格按照我們的要求執行,整箱或者箱內個體不符合包裝要求的,如商業無按簽訂協議時的包裝進行加固及加填充物,都不能收寄;
2.裸裝紅酒建議使用快遞專用包裝,包裝費用為1瓶裝5元、2瓶裝8元,6瓶裝12元;
3.白酒只能發陸運,且度數小于53度。最終都以快遞業務員上門檢查為準。
9. 啤酒倒滿出來有啥說法
歪門邪道、卑鄙下流、惡貫滿盈、改邪歸正。卑鄙下流,杯壁下流之意。倒啤酒,啤酒要順著斜著的杯子壁身往下緩緩流入,這樣,啤酒不僅沒有酒花,倒酒的人也顯得很瀟灑。
惡貫滿盈,意思就是啤酒倒滿了酒杯。改邪歸正,酒倒滿之后,斜著著的酒杯自然要放正了。
10. 白酒啤酒紅酒倒酒幾分滿
1、 倒酒要滿是古時候的規矩,因為古時很多人通過酒中下毒來取他人性命,酒杯倒滿可以在碰杯時相互摻入對方的酒,證明酒中無毒表示友好,但不是滿杯在碰杯的時候酒不會溢出,這個規矩一直延用至今;
2、 酒滿是指在宴席上,主人為客人斟酒時,倒至滿溢,以顯示待客的誠摯,全國各地還有頭三杯全滿全干,不醉不歸的習俗,宴席上,酒如果不倒滿主人會被認為待客不周;
3、 茶半是相對于酒滿而言的,茶半也有一定的分寸,例如在民間有“倒茶只倒七分滿,流得三分是人情”的說法,這種“七分滿”的茶同樣是向對方表示尊敬之意,因為古人以為茶斟得太滿是對客人的不敬,類同讓客人牛飲,有罵人之嫌;
4、 從情理上而言,茶半的禮儀可能是出于以下兩種情況考慮:茶倒得少了,顯示不出主人足夠的誠意;倒得滿了就容易溢出來,客人喝茶不便,主人也尷尬,這是最大的失敬。
11. 酒倒滿還是八分
給客人倒酒順序圖
敬酒倒酒,如果是比較正規或嚴肅的場合,還是有講究的,先看給別人倒酒的基本禮儀:
1、倒酒是有講究的,一般在一桌吃飯的被給長輩倒酒,其在你左邊用右手倒酒,反之則用左手;朋友在起則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倒酒,左邊的用右手,右邊的用左手倒酒,這是非常重要的!
2、酒不可倒的太滿,基本上七——八分杯為宜,便于端起不致灑散酒!
3、不不拿對方杯子,這僅出于衛生考慮;如上長輩也可拿起對方杯子倒酒,要輕拿輕放。
給別人倒酒的一些細節:
給別人倒酒時,出于禮貌應該是走到他身邊去倒,而不是在對面拿著他的杯子去倒。
倒酒時,杯子可以端起來,也可以不端起來,按禮儀上說為了不撒酒,不端杯子,但倒酒時候必須事先征求客人的意見,一般紅酒是杯子的3分之1,并且倒完后酒標朝客人,白酒一般到7、8層兒即可。 注意倒酒時要讓酒標朝向客人,為了避免倒完酒時酒瓶口的酒滴到別處,在酒瓶口抬起來時,要把酒瓶旋轉一個角度,讓瓶口上的酒滴沿瓶口自然流淌。
給長輩或者晚輩倒酒都需要站起來到身邊去倒,白酒倒滿,但是不要滿出,敬酒時假如是晚輩酒杯要在長輩的酒杯5/1處碰杯,是長輩的酒杯就要高過晚輩。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在) 。
如果是賓館服務員倒白酒,有兩種,一種是在工作臺上把酒倒好,再用大盤托著一杯一杯的放到客人面前,另一種是將空酒杯先放到客人面前的桌上,用酒壺將酒倒上。
服務員倒酒,可取直立姿勢,左手自然下垂或背到后邊,右手持酒瓶后部,從客人的側面,將酒瓶口伸向客人的酒杯,將酒倒到合適的滿度或按客人的要求倒到合適的位置,將酒瓶旋轉一個角度,退回酒瓶,即可。
敬酒的禮節以及形成的“規矩”:
,如果自己不能喝,就別喝口,特別是在北方。
第二,如果確信自己要喝,按規矩了。
規矩一,酒桌上雖然“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
規矩二,韜光養晦,后發治人,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規矩三,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
規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規矩五,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規矩六,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
規矩七,自己職位卑微,記得多給領導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
規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于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規矩九,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規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說詞,不然,我干嗎要喝你的酒?
規矩十一,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規矩十二,不要裝歪,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才是硬道理。
規矩十三,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沒酒怎么辦?
規矩十四,一定還有一個干杯酒,所以,不要讓自己的酒杯空著。
規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說大話,不要失態,不要吐沫橫飛,筷子亂甩,不要手指亂指,喝湯噗噗響,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廁所去,沒人攔你。
規矩十六,不要把“我不會喝酒”掛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話),免得別人罵你虛偽,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還真能看出來。
規矩十七,領導跟你喝酒,是給你face,不管領導怎么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為敬,記著啊,雙手,杯子要低。
規矩十八,花生米對喝酒人來說,是個好東西。保持清醒的頭腦,酒后噓寒問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熱水,一條熱毛巾都顯得你關懷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