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上半年啤酒行業分析報告
有以下5種:
①燕京啤酒原漿白啤
燕京啤酒成立于1980年,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啤酒生產商,總部位于北京。堅持以中國人的口味造好啤酒。燕京生產的原漿白啤使用優質大小麥芽、啤酒花、酵母、純凈水制成,是純正的釀造啤酒,價格也很親民,口碑非常好。
②青島啤酒全麥白啤
青島啤酒是中國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1903年由英、德兩國商人合資開辦,一百多年的歷史。
全麥白啤是青島啤酒在2015年推出的一款啤酒,采用大小麥芽為原料,以及優質啤酒花、啤酒酵母、礦泉水釀造而成,原麥汁濃度達到11°P,口感醇厚,泡沫豐富。一罐7元左右,很實惠。
③海底撈啤酒
說起海底撈,大家都知道它的火鍋做得好,最近也進軍啤酒市場了,不僅在海底撈火鍋賣,市場上也能買到。海底撈啤酒的原料只有水、大麥芽、啤酒花、酵母,不放大米、玉米等淀粉原料,口味純正,原麥汁濃度高達13°P,酒精度高達5%。
但價格稍貴,一罐要9元,一整件12罐要108元,但值這個價。
④哈爾濱精釀小麥王
這款啤酒價格非常低,在5元以下,雖然很便宜,但用料扎實,有大小麥芽、酵母,為了讓售價更低,用了啤酒花浸膏代替啤酒花,口感并沒有降低太多,原麥汁濃度達到10°P,真正的物美價廉。
⑤嶗山啤酒嶗友記
嶗山啤酒是青島啤酒的子品牌,沿用了青島啤酒的傳統工藝,雖然不是純正的精釀啤酒,但它也是用大小麥芽釀造,也是用糖漿、啤酒花浸膏代替,降低了成本,所以價格也相對便宜。
這款啤酒的原麥汁濃度也有10°P,酒精含量也超過了4%,口感很不錯,一罐6元錢。
2. 啤酒行業宏觀分析
泉堡純生態熟啤酒之所以它的價位會比較實惠,是因為他被價值觀和人們對它的理解是有一定性的界定的。
從宏觀方面來講它所產生的價值在市場上的價位一著對比這樣就得出其中的道理了,這款啤酒之所以比較親民是因為他在群眾心中的地位比較常態化了。許多顧客都品嘗過它的味感,總體來說是比較優惠但是對比同款類型的啤酒來說還是占有一定優勢的。
3. 中國啤酒行業分析報告
1、中國啤酒行業競爭梯隊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啤酒產業經濟指標數據,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346家,完成釀酒總產量3411.11萬千升,同比下降7.04%;完成銷售收入1468.94億元,同比下降6.12%;實現利潤總額133.91億元,同比增長0.47%。我國啤酒市場高度集中,九成市場被五大品牌占據。
2、中國啤酒行業市場份額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啤酒市場被五大集團瓜分,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以及嘉士伯五大集團中國啤酒市場占有率高達92%。其中,華潤啤酒在中國市場占據31.9%的市場份額,青島啤酒市場份額達到22.9%,百威英博占據19.5%的市場,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市場份額分別為10.3%和7.4%。
3、中國啤酒行業市場集中度
總體來看,我國啤酒行業整體格局穩定,市場集中度較高,前五名市場份額不斷增長,龍頭效應顯著。2017年,前五名市占率(CR5)約為75.6%,到2020年,CR5達到92%。整個中國啤酒市場被五大集團牢牢占據。
4、中國啤酒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國內啤酒行業公司中,華潤啤酒的啤酒業務做的最大,2020年銷量突破1000萬千升,少數幾家企業啤酒能達到百萬千升的銷量級別,其余企業啤酒銷量均在百萬千升以下。大多數企業呈現地域性發展。
5、中國啤酒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國啤酒行業在酒業中相對其余白酒、紅酒等酒類產品性價比,受眾面廣,替代品威脅一般;現有競爭者數量較多,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上游供應商一般為麥芽等原材料以及設備包裝等,議價能力適中,而下游消費市場由于產品同質化嚴重,議價能力較強;同時,因行業存在品牌效應,大品牌市場占有率高,并且渠道建設難度大,潛在進入者威脅一般。
4. 啤酒行業研究報告
喝啤酒,就是喝麥香和發酵產生的奇妙滋味,幾度偏差的酒精度數從口感上難以察覺。討論酒精度沒有太大意義,重要的是啤酒本身的口感是否濃郁、復雜,香不香等,而啤酒的這些口感主要與麥芽汁濃度有直接的關系
5. 啤酒行業數據分析
第一:5大巨頭開始提價。提價表現在大家對原有產品整體性的提價,主要發生在2018年的年初這個階段。
第二:調整產品結構。包括青島、雪花、百威、燕京,也包括嘉士伯等各個企業都在不斷的推出新的高端產品。
百威從全世界拿到中國來了20多個高端品牌。這些高端品牌包括墨西哥的科羅納、美國的一些經典啤酒品牌鵝島等,還代理了韓國的蘭賣、日本的三寶樂等。
雪花啤酒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新品,包過勇闖天涯的升級版,還有黑石系列、馬斯利等一系列高端產品。
同時雪花啤酒利用股份置換方式,把喜力中國的業務拿到了自己的報表之內,形成了雪花啤酒+喜力品牌結構。
青島啤酒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包括奧古特、1903、白啤、黑啤等一系列的高端產品。
第三:巨頭品牌在國內開始進行產能優化。產能優化的集中表現是關閉一些小亂差的工廠。雪花啤酒關閉了20~30家工廠,青島啤酒也關閉10家左右,之前包括嘉士伯在整合重啤的過程中,已經關掉了十幾家的落后產能。這種關閉對行業來說不是利空,而是一種優化產能的利好。
巨頭企業在一邊關閉工廠的同時,也在新建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的工廠。一般關停的工廠都在5萬噸之下或者10萬噸之下,新建的工廠大概都在百萬噸級。這種大規模的現代化工廠,更能夠體現成本和效率上的優勢。
(三)
啤酒行業還有一個重要板塊就是進口啤酒。
進口啤酒從2011年的6.7萬噸一路增長到2018年達到了80萬噸,用了8年的時間增長了15倍以上。
在2011年到2015年左右的時候,進口啤酒里邊的主力軍是德國啤酒,大概占據了50%。從2015年開始,進口啤酒發生了格局上的變化,德國啤酒統治地位開始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巨頭品牌的進口啤酒,巨頭品牌的進口啤酒主要體現在像百威旗下的科羅娜,還有百威旗下的福佳、教士等品牌,還有嘉士伯旗下的1664,喜力旗下的喜力啤酒等。
從2018年到2019年看,進口啤酒開始發生10% 左右的下滑。下滑的兩個主要原因是:第一巨頭品牌開始嘗試國產化,包括百威旗下的一些品牌,像嘉士伯旗下的1664都開始了國產化。第二個因素是進口啤酒不像進口紅酒,因為進口啤酒有著天然的短板,啤酒的工藝原料,包括設備,它的通用性比較強,進口紅酒它受制于原料和產地的因素,所以是進口紅酒在中國可以占到統治地位。但是進口啤酒他的原料、工藝、設備的通用性、替代性很強,所以有著天然的瓶頸和天花板。
目前來看進口啤酒的占據行業大概3%的份額,這一點位已經開始成為天花板。
但是進口啤酒有幾個特點:
第一全部是高端產品,因為它受制于運輸等成本環節的制約,所以他只能做中高端產品。
第二,它只能做一些特色產品。特色產品就是與國內的主流品牌有差異的產品。
正是這兩點幫助進口啤酒打開了中國消費市場,也讓消費者接觸到了不同類型、不同口味,甚至不同顏色、花色的啤酒。進口啤酒教育了消費者,讓消費者不再單一的去消費一個口味的產品。再是讓消費者認知到啤酒消費的多元化。這種多元化也就培育了兩塊市場,第1塊就是國內啤酒的跟隨,包括青島、雪花、燕京等國內企業開始在產品研發上去靠近進口啤酒。
舉個例子講,在2014年之前,國內品牌很少去做白啤這個品類,但是到今天我們發現所有的巨頭品牌都開始推白啤這個產品。
跟進和模仿,也幫助國內的品牌實現了產品的高端化和多元化,也讓消費者去感知到啤酒市場的多元化和個性化。
(四)
與此同時,也推升了精釀啤酒這個模塊。目前來看,精釀啤酒的總規模并不大,總產量的占比大概不超過1%。
但是品牌眾多,在精釀啤酒領域里邊玩家非常多。國內統計看,目前大概有3000家左右的精釀啤酒企業。
目前,精釀啤酒領域非常活躍。自2010年左右,一幫受國外留學經歷,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群回到國內,從“因為喜歡所以熱愛”的角度開始,從發燒友的身份開始探索精釀啤酒,到2019年,國內的5大巨頭也全部進入了精釀這個行業領域。
精啤在產品研發上推出的IPA,包括皮爾森、果啤、白啤等一系列產品。在精釀品類里邊,包括燕京啤酒也已經在廣西和福建建立了專門的精釀啤酒生產線,百威啤酒在武漢專門建設了一條國內比較先進的精釀啤酒車間。
關于精釀啤酒定義和標準這兩年一直有著爭議,現在來看主流的聲音還是按照美國BA的標準去定義的,也就是包括從規模、原料,甚至主流啤酒的控股比例等角度做了嚴格的定義。美國精釀它強調的是獨立自主,同時他也強調了小而美的角度。認證機構就是美國的精釀協會--BA。只有加入了這個機構或者是受到機構認證的企業生產的啤酒在美國才叫精釀啤酒。但是在中國還沒有這么一個權威機構,或者是由這么大的一個團體去認證,或者去鑒定哪個品牌是精釀啤酒。出現了國內無論大小啤酒企業都在做精釀,也沒有人說哪一個產品是精釀哪一個產品不是精釀。
如果區別一下中國和美國的精釀市場的話,美國是協會的認證制,中國現在和未來的幾年,在沒有大的力量介入或者大的團體或者協會介入的背景之下,美國是認證制,中國是認可制。
當然,在這種中國式的認可制背景之下,也會有一些魚龍混雜。就是說所有的企業,所有的品牌都能夠用精釀啤酒通用品牌,因為沒有人來說不可以用,這會產生意外的影響。會出現各個企業都在努力去做產品的研發,從消費者的需求角度去應對市場的多元化。
(五)
從現在的信息和數據來看,我感覺未來一兩年之內的中國啤酒行業會發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從價格戰向價值戰去轉移:過去中國啤酒市場的爭奪充滿著資本的味道。也就說大家為了爭奪份額,一方面進行快速收購,同時也進行著激烈的價格戰。行業內,甚至民間也經常說,啤酒賤如水,我覺得這句話是對應過去特定時期的標簽,但是未來會發生變化。
目前資本收購的窗口期已經關閉了,沒有可以收購的標的了,五大巨頭已經占據了83%的份額。大魚吃小魚時代已經過去了,既然份額的穩定性已經到了,大家再血琳琳搶份額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不約而同的開始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產能,提高盈利能力。
第二中國啤酒短期之內行業格局的變化不會太大:因為5大巨頭里邊雪花、青啤和燕京是國資,百威和嘉士伯是外資。目前為止這兩支隊伍之間的格局變化都不會太大,行業格局趨于穩定。
第三未來在向中高端轉移的同時,市場一定是高度的碎片化:頭部市場的高度碎片化表現在用單一品牌或者單一的品種、品類去統治高端或超高端的時候,已經不太可能了,因為頭部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和多變化已經開始,企業很難用一個單一品牌或單一品類去應付。
第四強者更強,尾部更大:所謂的強者更強,巨頭品牌的體量、巨頭品牌的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大,但是會很溫和的前進。也會形成大量的小眾品牌群,包括像精釀啤酒或者是以進口啤酒形成的大量高端小眾品牌群。未來不排除中國市場會有上萬家小而美的酒吧似的精釀啤酒企業。
從國家政策的層面,啤酒行業已經解除了行業限制,也已經把行業準入的門檻拉低了。未來不排除從尾部角度誕生更多的小眾品牌,這些小眾品牌會依托某一個城市甚至某一個或幾個社區。
6. 中國啤酒行業分析
啤酒行業現在屬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比如本地的啤酒喝一些外資控股集團公司,所以說是魚龍混雜,本地產品的廣告力度還有銷售渠道都不如外資公司,所以經營管理模式很難受,我們一定要在一起把我們自己的品牌做好,大家覺得怎么樣我說的
7. 中國啤酒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啤酒的新產品確實很多,也有幾個有后來居上之勢,但在中國潛力最大的還是傳統的,所以青島啤酒還是最有潛力。
8. 啤酒行業市場分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深化,市場競爭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體環境。競爭對于企業來說,是發展的過程,對于品牌而言,是提升的過程。在營銷過程中,燕京啤酒始終重視品牌與市場的互動關系。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啤酒行業步入大整合時期。燕京緊緊抓住行業難得的發展機遇,積極進行資本擴張,全面構建燕京全國市場戰略格局。
1999年以后,外埠企業相繼成立,市場得到了較好發展,其中廣西市場占有率達到85%,內蒙古市場占有率75%以上,具有絕對市場優勢。同時四川等區域市場發展速度也較快。在品牌建設上,燕京實施了1+3品牌發展戰略,即以"燕京"為主品牌,同時培育漓泉、惠泉、雪鹿3個區域優勢品牌,積極進行品牌整合,使燕京品牌逐步趨向集中。
同時,充分發揮公司統籌控制作用,按照市場統一管理的原則,進行市場細分化,重新規范同類燕京產品形象,突出燕京同類產品形象在全國市場中的一致性,防止擴張中對燕京主品牌的不利影響。
9. 2015年上半年啤酒行業分析報告表
米勒啤酒隸屬于EFES酒業集團,EFES創建于1959年,是一個大型跨國集團,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從1959年開始,艾菲斯啤酒集團迅速發展,給全世界人民提供了真正優質的獨特口味的啤酒,2015年啤酒行業銷售全球第六名。
艾菲斯俄羅斯分公司旗下設有十多個啤酒品牌,老米勒是該公司生產的唯一一款高端啤酒,創建于1999年,是在俄羅斯市場上最成功和成長最快的品牌之一。
“老米勒”牌啤酒自2013進駐中國市場以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極度贊揚和喜愛,成為俄羅斯進口啤酒中價格最低、口感最佳、銷量第一的品牌。
10. 2015年上半年啤酒行業分析報告怎樣寫
啤酒還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的,適量的喝一點啤酒對身體還有許多好處,而且啤酒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營養分析
1. 啤酒是以發芽大麥為主要原料釀造的一類飲料。含酒精度最低,營養價值高,成分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二氧化碳、維生素及鈣、磷等物質。有“液體面包”之稱,經常飲用有消暑解熱、幫助消化、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等功能;
2. 啤酒是由發醇的谷物制成的,因此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其他招牌營養素,并具有一定的熱量,“液體面包”之稱雖有些過,但確實有類似之處;
3. 啤酒特別是黑啤酒可使動脈硬化和白內障的發病率降低50%,并對心臟病有拮抗作用;
4. 男性以及年輕女性經常飲用啤酒,可以減少年老時得骨質疏松癥的幾率。骨質的密度和硅的攝取量有密切關系,而啤酒中因為含有大量的硅,經常飲用有助于保持人體骨骼強健。
適度飲用啤酒的好處
1、維護心臟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適度飲酒,包括啤酒,可降低患心臟病的危險,心臟病是美國頭號殺手。在2006年的研究中,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和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生活方式中健康的男性中,適度飲酒者比禁酒者的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了40%—60%。
2、保護血管:高血壓影響約65萬美國人。但2007年,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適量喝啤酒的高血壓男性患者,其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都有所減低。適度喝啤酒也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預防缺血性腦中風。
3、降低糖尿病風險:研究顯示,糖尿病人中度飲酒也能減少最大的殺手——冠心病發作的風險。研究還表明,輕度飲酒習慣可幫助保護來自發展中國家的2型糖尿病患者。這可能是因為,飲酒會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或消炎作用。
4、提高認知能力:啤酒對大腦有益嗎?研究表明,答案是肯定的。2006年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上的報告表明,適量飲酒可能讓婦女獲得更好的認知能力。無獨有偶,2003年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研究說,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周飲用1—6杯含酒精的飲料,和禁酒、酗酒相比,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較低。
5、使骨骼強壯:研究表明,啤酒在預防骨質流失與重建男性骨量上面可以發揮作用,但對于年輕婦女、更年期過后的婦女卻沒有發現益處。據稱,可能是飲料中硅含量較高。但過量飲酒,可導致骨折的幾率大大增加。
6、保持活力:回顧50項研究表明,在適度飲酒與總死亡率間有一種相反的聯系,據2005年來自美國農業部的報告稱,每天喝1—2杯酒的人,死亡風險似乎最低,這可能是由于啤酒起到了起到預防冠心病和中風的作用。
7、感覺更健康:《流行病學和社區衛生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喝啤酒的人比禁酒的人更少得病,自我感覺也更好。
11. 2015年上半年啤酒行業分析報告怎么寫
答:1.烏蘇啤酒的發展背景:烏蘇啤酒是丹麥嘉士伯集團成員重慶啤酒下屬品牌。始于上世紀80年代,源自天山北麓的美麗烏蘇市。嘉士伯烏蘇啤酒在新疆擁有烏魯木齊、烏蘇、阿克蘇等地的5家啤酒廠。
1984年——在新疆北部的烏蘇市,一座新式釀造啤酒廠破土動工。
1986年——新疆烏蘇啤酒廠正式投產,第一瓶烏蘇啤酒誕生。
1995年——烏蘇啤酒出口鄰國哈薩克斯坦,開辟出一個全新的酒香世界。
2004年——烏蘇啤酒牽手嘉士伯。
2008年——7月,首屆烏蘇啤酒節拉開狂歡帷幕,作為“新疆名片”為西部火熱的大眾文化精彩發聲。
2013年——5月烏蘇啤酒創建了飛虎球迷聯盟“兄弟連”,成為飛虎男籃唯一的官方啤酒品牌。2013 / 14 賽季,飛虎男籃力奪CBA 聯賽亞軍。2016年烏蘇啤酒飛虎奪冠。
2015年——烏蘇啤酒成為嘉士伯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開啟了中西方啤酒文化交融的全新時代。
2016年——烏蘇啤酒創立30 周年, “烏蘇啤酒火花新裝”全新上線。同年,烏蘇啤酒成為嘉士伯旗下全資子公司。
2018年——烏蘇小麥白新品上市,烏蘇純生換新上市。
2.旗下產品
烏蘇啤酒:(紅)烏蘇啤酒;烏蘇小麥白;烏蘇純生;烏蘇黑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