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湖北荊門金龍泉啤酒董事長》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湖北知名企業家“啤酒大王”李大紅去世,生前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 2、湖北“啤酒大王”動手術致腦死亡,他生前是個什么樣的人?
- 3、湖北荊門“啤酒大王”李大紅去世,醫療糾紛是否有了結果?
- 4、金龍泉創始人術后腦死亡,家屬質疑醫院,涉事醫院對此有何回應?
- 5、“啤酒大王”李大紅突然去世,去世后誰將繼承他的遺產?
湖北知名企業家“啤酒大王”李大紅去世,生前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李大紅,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并不會熟悉這個人,但在荊楚之地和啤酒行業、無紡布行業,乃至商界來講,他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大紅”,他不但是全國勞模,還被譽為“啤酒大王”,更讓人折服的是他三次創業三次成功的勵志故事。最近這個名字頻繁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不是因為榮譽和成就,而是因手術失敗客死他鄉,大家都為這位明星企業家感到惋惜。
一、“啤酒大王”李大紅客死他鄉!
從去年初開始,李大紅的右耳聽力逐步下降,在醫院檢查后發現,是右耳聽神經瘤所致。去年九月,李大紅經人介紹到海南省的博鰲超級醫院做手術。沒曾想到手術后不久,李大紅神志深度昏迷,后轉入海南另一醫院治療,去年11月10日被宣布“腦死亡”,今年 1月9日因肺部感染不幸去世,享年69年。
李大紅家屬認為,聽神經瘤摘除術是一項小手術,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最后是這樣一種結果。他們認為博鰲超級醫院在手術以及術后搶救過程中存在問題,目前就賠償問題雙方仍未達成共識。博鰲超級醫院就此事曾發布通報透露,患者家屬先后提出1億元、5000萬元、2600萬元,直至目前2100萬元的賠償要求,并拒絕通過正常醫療鑒定和法律程序解決。
二、李大紅的離去,是荊州、湖北的一大損失!
媒體報道:得知李大紅病危后,荊門市政府辦公室給三亞市政府發去函件,請三亞市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條件和資源全力救治李大紅。此后,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荊門市工商聯等多方都聯系三亞當地有關部門,希望全力救治李大紅。從這些信息,我們可以了解到李大紅在荊門甚至湖北的影響力,他的離去是當地的一大損失。李大紅,男,69歲,湖北荊門人,先后被團中央、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授予第四屆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勞動模范稱號;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勞模”榮譽稱號,還是湖北省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三、李大紅的三次創業故事!
李大紅從一名郵遞員,到“啤酒大王”,到“無紡布大王”,再到南方“櫻桃大王”。李大紅的一生,是創業的一生,勵志的一生。
第一次創業:成為“啤酒大王”!
李大紅最初是一名鄉鎮的郵遞員,因為肯干能干會干,當了輕工局干部。1981年,年僅29歲的李大紅臨危受命,被派到瀕臨破產的啤酒廠任主要負責人。那時的啤酒對于一般群眾來講,還是稀罕物、奢侈品。在經營管理啤酒廠期間,李大紅展現出了他的商業天賦。從創立“金龍泉”親民品牌開始,到擴大市場營銷,企業改制兼并,經過20多年的用心經營,將一個員工不過百人、資產不過百萬的小廠,發展成為利稅超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湖北金龍泉集團。“金龍泉”成為湖北首個中國名牌,權威機構評定:金龍泉品牌價值,高達20億元!他也被譽為“啤酒大王”
第二次創業:成為“無紡布大王”!
2004年11月,李大紅辭去金龍泉董事長職務,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這次創業更是展現出了他作為企業家的獨特眼光。他與以色列無紡布企業巨頭合作,踏入高端衛生材料領域,主要生產尿不濕、衛生巾的原材料。這種原材料雖是一次性的,但在自然條件比較容易降解,迎合了國際市場環保理念,產品遠銷歐美,賺得盆滿缽滿。有資料顯示,僅2007年就上繳利稅6000萬元,他創辦的湖北金龍非織造布有限公司成為非織造布領軍企業。他又被稱為“無紡布大王”。
第三次創業:成為南方“櫻桃大王”!
67歲的李大紅,響應當地政府“打造美麗鄉村,推動生態建設”號召,選擇了高端農業再次創業,反哺了養育他的那一方鄉土。他投資600多元在荒坡上創建了300畝的歐洲大櫻桃種植基地。他認為,荊門漳河周邊生態環境好,有小坡地、沙質土壤,適合種果樹。幾經探索,他培育的歐洲大櫻桃終于迎來豐收,僅2018年就收獲一萬多斤,以每斤60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正當他打算擴大規模時,噩耗傳來。
結束語:
李大紅的一生,腳踏鄉土勵志創業,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留下了鼓舞后人的精神財富。他的離去確實讓大家感到惋惜!
湖北“啤酒大王”動手術致腦死亡,他生前是個什么樣的人?
9月17日上午八時,有“無紡布大王”、“啤酒大王”之稱的湖北知名企業家李大紅被推進了手術室。原來,早在去年1月,他就出現了聽力下降的情況,后來被診斷為聽神經瘤,這次正是施行的切除聽神經瘤的手術。手術進行了六個小時,醫生稱手術成功并將李大紅被轉入了ICU病房。到11月10日,李大紅卻被宣布了腦死亡。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么呢?李大紅又是個怎么樣的人呢?
一、李大紅手術前后
19年1月起,69歲的李大紅開始出現聽力下降的癥狀,經查,他的右耳里長了一個聽神經瘤。在北就某醫院韓教授的建議下,9月14日,原本準備在北京做手術的李大紅住進了博鰲超級醫院。同月16日,韓教授從北京飛抵博鰲為李大紅進行手術。17日上午8點,李大紅被推進手術室,經過六個小時的手術后,李大紅被推進了ICU病房,醫生說手術成功了。在進入ICU的幾分鐘后,李大紅便出現了頭暈頭痛、噴射性嘔吐的癥狀后昏迷,于是被推進手術室進行了搶救。隔日也就是18號的上午,醫院告訴李大紅的家屬,說他處于深昏迷狀態,沒有了自主呼吸,然后被轉院至海南的另一家醫院繼續接受治療。到11月10日,李大紅被正式宣布腦死亡。而在他的病歷上,所記載的在ICU病房出現的癥狀是因為“考慮顱內血腫,顱內高壓引起”。而更令人瞠目的是,家屬發現在李大紅的病歷上,69歲的人被寫成了“患兒”,而病癥則成了“先天性耳聾”,同一醫生的筆跡在病歷上卻是明顯不同的。
二、李大紅其人
李大紅,69歲,湖北知名的企業家,湖北第一個中國名牌產品“金龍泉啤酒”便是他創辦的。公開報道顯示,在上世紀的80年代,李大紅被調進了荊門市某小啤酒廠,在他的帶領下,這家小廠生長成為了湖北金龍泉集團,年稅收超億元。2004年的11月,李大紅辭去了金龍泉董事長一職,又創立了湖北金龍非織造布公司,目前已是國內無紡布產品的巨頭之一了。李大紅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
據悉,位于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博鰲超級醫院,采取了創新的“1+x”共享模式,成功吸引了醫療醫學方面的專家及團隊進駐。
湖北荊門“啤酒大王”李大紅去世,醫療糾紛是否有了結果?
暫時還沒有結果出來,都在等待法律的依法處置。
湖北一位綽號“啤酒大王”的知名企業家,在海南號稱“醫療特區”、“最牛醫院”的博鰲超級醫院,因為一場疑點重重的手術,不幸腦死亡。病人家屬正和醫院因為賠償問題爭執不休。
這件事乍一看,一邊是啤酒大王,一邊是超級醫院,很像是有錢人和天價民營醫院之間的撕逼,縱使患者令人同情,庸醫需要討伐,和你我平頭百姓好像關系也不大。
但,還真不是這樣。離奇腦死亡事件的背后,是中國醫療體系此前并不為人所知的冰山一角。
在很多人眼里,海南的醫療并不發達,別說和北京上海相比,和老李家附近的武漢比,也是差距不小。所以長期以來,有錢有勢的海南人,會想盡辦法出島治病。
顯然不太差錢的老李,為什么逆向而行,偏偏要往島上走?
這背后,就是一場正在悄悄發生的,所謂的醫療創新。
事情原委是這樣。2019年,李大紅聽力下降,經診斷,是右耳里長了一個良性的聽神經瘤,他按照正常人的就醫邏輯,北上帝都,在大名鼎鼎的某數字編號醫院,找到了某全國知名專家。
專家建議他做手術,切除腫瘤,同時植入人工耳蝸以恢復聽力,自己主刀,但卻不是在本院,而是幾千公里之外的海南博鰲超級醫院。
為啥要舍近求遠?原來,這家2018年剛剛開業,名頭大的嚇人的營利性醫院,位于海南博鰲的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它擁有哪怕協和這種頂級三甲也望塵莫及的一項創新特權,允許使用在國內尚未獲批上市的新藥品、新器械、新疫苗,包括最新型號的、能夠耐受3.0T磁場環境的人工耳蝸。
對李大紅來說,相比海南宜人的氣候、以及遠比公立醫院舒適的環境和服務,專家口中的最新版耳蝸,才是讓他做出決定,踏上腦死亡之旅的關鍵所在
而為什么超級醫院自己不出醫生,需要專家從北京南下“飛刀”呢?
這同樣是個創新。
博鰲超級醫院是一所平臺醫院,由18位院士領銜的全國各地專家團隊入駐,也就是說,“飛刀”是它的常態。
在現行的醫生多點執業規范之下,程序完備的“飛刀”并不違規,而且有助于醫療相對落后地區靈活獲得資源,倒也不必老是盯著“飛刀”大夫的口袋,看看鈔票是不是多了。
但是,對于現代疑難手術而言,除了遠道飛來的主刀大夫之外,作為飛刀平臺的這家醫院,整體軟硬件實力是否過硬?輔助團隊、麻醉團隊是否給力?并發癥處置經驗和搶救經驗夠不夠?隊伍磨合好不好?
每個環節都有可能成為致命的軟肋。
李大紅要做兩個手術,若是單做耳蝸植入術,倒也相對容易,但聽神經腫瘤切除術需要在顱內精細操作,還要盡可能保護腫瘤尚未累及的細小神經,是不折不扣的復雜疑難手術。
對博鰲超級醫院這樣一家歷史稚嫩的新手而言,盡管硬件可以靠砸錢,但復雜疑難手術面臨的其他問題,并不容易解決。院士專家名號再響,體制創新噱頭再足,可能都無濟于事。
有些方面,它可能真不見得強過一家年頭夠久的縣醫院
從北京飛到博鰲超級醫院的李大紅,踏上了一場腦死亡之旅。
他從9月17日上午8點20分起,接受長達5小時的手術,術后陷入眩暈、嘔吐、深度昏迷,次日轉入綜合性醫院。
11月10日,他被宣布腦死亡,直到現在,一直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而在手術之后、昏迷之前的短暫清醒時段,李大紅說的最后一句話是:
我又上當了,受騙了。
在手術和術后搶救的整個過程中,醫院是否出現了差錯?這還有賴于醫療事故鑒定的專業定論。
但從目前雙方陸續公布的病歷、病程記錄來看,已經暴露出很多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病歷上69歲的患者被寫成“患兒”,病因也變成了“先天性耳聾”。醫院解釋為筆誤,這樣的低級錯誤和“超級醫院”肯定不搭,雖然它和腦死亡沒有直接關聯,但足以讓人懷疑,“患兒”加“先天性耳聾”其實就是醫院操作耳蝸手術的慣常模板,缺乏李大紅這種復雜手術的經驗。所以,直接把以前的病歷模板復制粘貼了一遍。
問題是,病歷模板按兒童耳蝸手術依樣畫葫蘆,也就是個笑話,那手術操作也依樣畫葫蘆,又會如何呢?
第二,主刀大夫簽名有造假嫌疑。同樣的,影響不直接,但會讓人對病歷和醫院操作的可信程度產生疑慮。
第三,封存病歷中沒有術前凝血檢查單,在北京的檢查單已經間隔一個月之久。按常規,就算是拔牙這種小手術,都必須認真檢查凝血機制,避免出血無法控制。在超級醫院開顱反倒不需要了。
而導致李大紅腦死亡的直接原因,恰恰是術后顱內出血。
第四,李大紅有高血壓病史,在這種情況下開顱手術,按理說,必須高度關注血壓。但超級醫院的說法是自己不常備降壓藥,沒有事先準備,連ICU也沒有。
李大紅家屬則對超級醫院的操作百思不得其解——李大紅做完手術,從13點50左右開始頭疼頭暈打寒戰,13點57分血壓上升到191/96,但醫院到14點50才用上降壓藥。
這一個小時發生了什么?
第五,15:40,李大紅在超級醫院醫生指示下做了深呼吸,然后迅速發生噴射性嘔吐,陷入嚴重昏迷。
在血壓已經很高、且已出現腦血管癥狀的情況下盲目深呼吸,是有風險的,有可能因為過度排出二氧化碳,引起機體應激調節,縮小血管口徑,導致血壓急劇上升,甚至導致血管脆弱處破潰出血。
確實,在這個深呼吸之后,李大紅再未醒來。
第六,李大紅陷入嚴重昏迷之后,醫院安排了第二次手術,手術長達10小時,但其中有足足2個半小時,在等待從三亞趕來的神經外科醫生。
而這次手術完全失敗了。
人類醫學遠非十全十美,完美的操作也不見得一定能帶來完美結果。但從上面一系列令人繚亂的操作來看,恐怕和超級遠這種“飛刀”平臺創新模式的先天缺陷,脫離不了干系。
李大紅死去的大腦,是所謂創新的犧牲品嗎?
腦死亡無可挽回。目前患者親屬和院方爭執的焦點,除了診療過程的過錯和責任認定,主要是賠償金額問題。
親屬方希望在賠償金額中,考慮李大紅作為一個尚有很強“賺錢”能力的企業家,因此受到的經濟損失。
院方則堅持認為親屬們在獅子大開口,在官方回應中把親屬爭吵中的氣話也拿出來作為對方的報價,似乎是想煽動全網對于富人的同仇敵愾。風向一旦煽動起來,就算親屬表示要將賠償中的大部分拿出來捐贈,也難逃原罪式的挨罵。
平心靜氣講,到底賠多少合理?雙方自有博弈,媒體吃瓜群眾也自有看法,就算看法不同,也不好就此互相貼上“站隊”、“收錢”之類的標簽。
除了少數明顯帶節奏的,例如將患者與醫院的糾紛爭執,說成是紅毛藥酒式的土老財跨省欺負醫生。明眼人打開醫院網頁點點人頭就知道,小地方的“啤酒大王”,在超級醫院面前真還不夠看。
但,從道理上講,對這起醫療風波而言,患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損失去爭取賠償,醫院根據自己過錯的影響去承擔責任,具備相當的合理性。
這并不是因為,有錢人的命就天生值錢。這背后至少有三個道理。
第一,超級醫院是一家營利性醫院,而且是專做高端市場的盈利性醫院。
它和我們常去的公立醫院不同,背后是資本,主打有錢人追求高精尖和舒適服務的高端市場,追求高盈利,自然該有承擔高風險的覺悟。而且,它的損失并不像公立醫院,有財政兜底,它要賠自己賠,不拉納稅人墊背。
有種帶節奏的說法,是說如果有錢人出了醫療事故就要求高賠償,應該讓他們去專為有錢人開設的醫院好了。
可是帶節奏者忘了,超級醫院恰恰是這么一家,給有錢人開的醫院。
如果讓醫院都能為自己過錯造成的全部損失認真買單,不甩鍋不耍滑,別說超級醫院了,就算莆田醫院估計也能老實不少。
第二,博鰲超級醫院主打富裕階層的出國醫療替代,它開業時的主打推廣,就是“50萬中國患者不用再出國看病”。
在獲得國外新藥品新器械應用特權、在診療條件、環境、服務方面努力與國外接軌的同時,它在收費方面,也和國外接軌的既努力又認真。如若不然,如何吸引院士領銜、各地專家不遠千里飛刀而來?
但在醫療事故的賠償方面,是不是也應該接軌呢?
軌接起來會如何?據統計,美國一半以上的醫療事故賠償超過100萬美元,而其中有很多僅僅導致輕度傷殘。一位中國女子在美國剖腹產大出血死亡,調解之后,賠償金額是520萬美元。
當然,這背后有醫療事故保險體系的支撐,也有它的弊端在。但如果對這個環節的接軌視而不見,生意未免也太好做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以此推動盈利性醫院醫療事故保險體系的完善,也是個很好的契機,也能保護身處其中的醫務人員。
第三,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影響,雖然可能窮盡我們一生,都不見得夠得上超級醫院的客戶標準。
這就是,唯有充分覆蓋過錯和損失的賠償,才能夠充分暴露超級醫院這種飛刀平臺存在的固有缺陷。
同時防止公立醫療體系,以一種極其低效而無謂的方式被掏空。
回顧一下,李大紅腦死亡的全過程,充分暴露了這個實為飛刀平臺的超級醫院,在面對復雜疑難病癥時的孱弱不堪。這里頭未必是專家名不副實,更大的問題,是整體團隊的渙散、協作經驗的缺乏、底蘊和經驗的缺失,既處理不了“大”事,也處理不了“急”事。
這里頭有些問題,假以時日可能會有些長進。但如果超級醫院始終搞不出一只過硬的自有團隊,那問題始終無法根本解決。
回想一下,只身飛來的主刀大夫,稚嫩的本地協作醫護,再加上爭分奪秒的顱腦手術中還要等他兩個半小時的神經外科醫生,這個組合其實一點都不超級。
但另一面呢,超級醫院又在以這種方式,掏空公立醫療體系的頂級醫療資源。盡管院士和專家在他們自己所在的公立醫院,有更加成熟的平臺和團隊,更加穩定的發揮和輸出,但他們卻不遠萬里不辭辛苦,哪怕,他們來了,上了手術臺,水平可能打折扣,甚至可能砸牌子。
這里面當然有利益,都不是圣人,倒也不用對利益羞羞答答。但,光考慮利益,不考慮風險,不考慮這種資源轉移在可能存在的缺陷,就有可能加速醫療資源的錯配。
結果就是這樣,一邊是有錢人以超級價格,換來并品質可能并不太超級的混搭飛刀服務,另一方面,普通人不知不覺承受了公立醫療服務的加速劣化。
你想約的專家變得更難約了,即便約到,也變得更加不耐煩,你排隊三五個月,他三五分鐘打發你走——這是因為,他急著去超級醫院,或是類似的,不愿意老老實實自己做團隊的“創新”平臺。
如何緩和這種趨勢呢?
最直接的思路,就是讓飛刀平臺為現在已經暴露的風險,按照其影響,充分承擔代價,賠錢。唯有如此,他們才會老老實實面對這個問題,這種創新背后存在的資源錯配,才有緩和和糾正的可能。
說到底,用掏空公立醫療體系的方式來創新,必須承擔代價。
趨勢一旦蔓延,空洞變成崩塌,受害的,恐怕不止有錢人的大腦。
金龍泉創始人術后腦死亡,家屬質疑醫院,涉事醫院對此有何回應?
家屬針對手術問題,病情問題提出質疑,但涉事醫院并沒有給出相關解釋。這件事情發生后引起社會廣大關注,一方面是患者的社會地位比較突出,另一方面在這種醫患關系本就緊張背景下,這件事確實令人深思。而且醫院態度確實不明確,針對相關質疑并沒有給出解決,對患者及其家屬不負責任。根據報道上說,本身是個平常手術,就連醫生都說是小手術,有些藥沒必要用,但既然是小手術,怎么會有這么大問題。這種做法確實讓人不得不質疑醫院行為。家屬也說了,并不是為了要賠償金,但涉及到生命安全問題,這件事必須深究。我也認為這件事醫院必須給出滿意答復,承擔相應責任。了解了一下大致過程,患者本身做的是耳朵神經手術,風險并不是很大,但手術過程中卻造成了顱內出血這樣情況發生,而且患者原先病例中就出現過問題,醫生不負責任,竟然連換車病例都出現大問題,將一位老人寫成患兒,而且手術后有不良反應時沒有及時用藥,遲到一個多小時,治療過程中出現這么大失誤,在家屬提出來后,醫院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沒有人對患者生命負責。確實,也不能但從家屬所表述來看這件事,但是醫院態度確實讓人失望,針對患者生命問題,竟然不做任何解釋,這讓人不得不懷疑醫院做法是否有誤。而且醫院本身就是對患者負責,竟然連病例這種低級錯誤不斷,顯然是對患者不負責任。贊成家屬要求醫院給予一定賠償,這是對生命尊重,如果真是醫院過錯,應該承擔一定法律責任。在醫患關系本就嚴峻情形下,醫院和患者之間更應該處理好這樣問題。
“啤酒大王”李大紅突然去世,去世后誰將繼承他的遺產?
李大紅,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大紅”,全國優秀企業家、“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模、還被譽為“啤酒大王”,更讓人折服的是他三次創業三次成功的勵志故事。不幸的是,他因手術失敗客死他鄉。網友們對這位明星企業家表示惋惜之情的同時,不免要問“誰將繼承他的遺產”?其言外之意是,接管企業的后人能否像李大紅一樣,繼續承擔起造福鄉親的責任?
一、“啤酒大王”李大紅客死他鄉!
從去年初開始,李大紅的右耳聽力逐步下降,在醫院檢查后發現,是右耳聽神經瘤所致。去年九月,李大紅經人介紹到海南省的博鰲超級醫院做手術。沒曾想到手術后不久,李大紅神志深度昏迷,后轉入海南另一醫院治療,去年11月10日被宣布“腦死亡”,今年 1月9日因肺部感染不幸去世,享年69年。
李大紅家屬認為,聽神經瘤摘除術本來屬于一項小手術,沒有想到出現這種意外。他們認為博鰲超級醫院在手術以及術后搶救過程中存在問題,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博鰲超級醫院就此事曾發布通報透露,患者家屬先后提出1億元、5000萬元、2600萬元,直至目前2100萬元的賠償要求。目前雙方仍在協商,尚未達成共識。
二、誰將繼承他的遺產?
李大紅病危后,湖北衛健委、荊門市政府等部門紛紛向海南發函,請求全力救治,說明了李大紅在當地的影響力。作者認為,李大紅為湖北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在當地的影響力并不完全在于他擁有多少財富,而在于他那邊化腐朽為神奇經營理念,以及作為企業家的獨特眼光。
1、李大紅不是荊門首富。有的人把李大紅稱為荊門首富,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荊門首富另有其人。我們查詢有關信息可以得知,李大紅雖擔任10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注冊資金5000多萬元,但這些企業多是與外資合資成立。他從未登上過財富榜,外人也不可能清楚他名下有多少財富。
2、遺產分割方式。李大紅是因意外去世,不知道他會不會提早留下遺囑。如果留下遺囑后,他身后的遺產會按遺囑分割。如果沒有留下遺囑,會按法定方式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一般情況下,第一順序繼承人會平均分割,各繼承人協商一致的,也可按協商方式分割。對于李大紅的遺產來講,應該大多數是公司股份。
3、誰來接管企業?對于外人來講,李大紅的遺產如何分割給他們沒有關系。大家比較關心的是,他的后人誰來接管企業,接管企業的后人能否像李大紅一樣擔起重任,讓企業健康運轉繼續造福鄉親?有媒體報道稱,因李大紅去世已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
三、李大紅的勵志創業故事!
李大紅從一名郵遞員,到“啤酒大王”,到“無紡布大王”,再到南方“櫻桃大王”。李大紅的一生,是創業的一生,勵志的一生。
第一次創業:成為“啤酒大王”!
李大紅最初是一名鄉鎮的郵遞員,因為肯干能干會干,當了輕工局干部。1981年,年僅29歲的李大紅臨危受命,被派到瀕臨破產的啤酒廠任主要負責人。那時的啤酒對于一般群眾來講,還是稀罕物、奢侈品。在經營管理啤酒廠期間,李大紅展現出了他的商業天賦。從創立“金龍泉”親民品牌開始,到擴大市場營銷,企業改制兼并,經過20多年的用心經營,將一個員工不過百人、資產不過百萬的小廠,發展成為利稅超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湖北金龍泉集團。“金龍泉”成為湖北首個中國名牌,權威機構評定:金龍泉品牌價值,高達20億元!他也被譽為“啤酒大王”!
第二次創業:成為“無紡布大王”!
2004年11月,李大紅辭去金龍泉董事長職務,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這次創業更是展現出了他作為企業家的獨特眼光。他與以色列無紡布企業巨頭合作,踏入高端衛生材料領域,主要生產尿不濕、衛生巾的原材料。這種原材料雖是一次性的,但在自然條件比較容易降解,迎合了國際市場環保理念,產品遠銷歐美,盆滿缽滿。有資料顯示,僅2007年就上繳利稅6000萬元,他的公司也成為非織造布領軍企業。他又被稱為“無紡布大王”!
第三次創業:成為南方“櫻桃大王”!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67歲的李大紅開始了第三次創業,選擇了高端農業,在養育他的鄉土上創建了300畝的歐洲大櫻桃種植基地。他認為,荊門漳河周邊生態環境好,有小坡地、沙質土壤,適合種果樹。幾經探索,他培育的歐洲大櫻桃終于迎來豐收,僅2018年就收獲一萬多斤,以每斤60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正當他打算擴大規模時,噩耗傳來。
結束語:
李大紅的一生,腳踏鄉土勵志創業,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后人不但要繼承他的金錢財富,同時也要繼承他的精神財富和對社會的責任,繼續勵志前行,造福鄉親!
關于《湖北荊門金龍泉啤酒董事長》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