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中國自釀啤酒協會名單》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中國法律允許自釀啤酒銷售嗎?
嚴格依法律,生產銷售都必須有營業執照。還要看你的工藝是否符合國家標準以及酒類生產許可證。
所謂自釀啤酒顧名思義就是自己手工釀造的啤酒,自釀一般出現在酒吧,高檔酒店,啤酒屋,或者是一些娛樂場所,一般是啤酒屋比較多,自釀啤酒是全麥芽釀造,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即:麥芽,啤酒花,酵母,水。
由于國家法律規定,自釀啤酒只出現在上述場所,自釀啤酒目前不可以裝瓶銷售,或者進入商場超市,所以想喝自釀啤酒還是去有專門設備釀造啤酒的啤酒屋或者酒吧,就能喝到口感極好物美價廉的自釀啤酒。
正的自釀啤酒,其不利的一面是:啤酒保存期受限制(一般不進行高溫殺菌),但同時這又是自釀啤酒的優勢所在,即口感新鮮;再有,衛生要求高,需要付出較多的人力、物力;成本要高于工業大生產,自釀啤酒的單價也可比工業大生產的高,因為突出了個性化定制的優勢。
“啤酒阿姨”已經有五家店,精釀啤酒將占據10%市場?
2018年,上海的精釀啤酒經歷了黎明前的黑暗與漫漫長夜。
4月,百威集團收購的第一家本土精釀啤酒屋“開巴”,宣告關停全部六家門店,僅保留瓶裝啤酒業務。在這之前,“開巴”曾因被收購而風頭強勁。它在外灘做起戶外廣告,門店數量翻番,用做快消品的方式打造“啤酒業的星巴克”,花費重金改頭換面,落地效果卻不理想?!伴_巴”創始人黃蔚直言,“新的運營方式讓‘開巴’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內核,少了點人情味?!?/p>
人情味是所有小酒館的靈魂。打上一杯鮮啤,灌一口酒沫,就著燈光和音樂,讓微醺涌動,不為醉生夢死,只求一刻松弛,是小酒館令人著迷的記憶。但因為肇州路拆遷,2018年12月中旬,滬上傳奇酒吧“杰克的酒窩”宣告歇業,讓11年經營終結在這個寒冬,這里曾被人們稱為“最小卻充滿靈魂”的酒吧。其實,預兆早有,老板杰克在前一年接受采訪時心生厭倦地聊道,“一旦開店,人就套死在這里,哪兒都去不了,已經十年了,不想再套了?!?/p>
一面是市場上高端啤酒迅速下沉,大量精釀啤酒進口,迫使本土大廠如青島、雪花也加入戰局,紛紛推出高端系列;另一面是熱錢涌入,但市場體量增長緩慢,中國精釀啤酒大賽(CCBA)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精釀啤酒行業年增速高達40%,然而消費量不足整體啤酒市場的1%。
一度“火氣十足”的精釀啤酒怎么了?
“精釀啤酒目前在中國沒有形成行業標準,大量玩家涌入,勢必造成市場泛濫,魚龍混雜?!辟Y深精釀啤酒觀察者殷杰告訴第一 財經 ,“舉例來說,普通啤酒批發價3塊,只要打上‘精釀’標簽,零售價至少可以翻兩三倍,但品質還是原來的,普通消費者辨別不了,可能覺得精釀不過如此,那就把市場做壞了?!?/p>
19世紀末,葡萄酒商貿頗為繁榮,市場上一度假貨猖獗,為保護行業利益,至20世紀上半葉形成以法國為主導的地理產區命名法規,后成為葡萄酒行業的國際標準。殷杰認為,類似葡萄酒建立行業標準的過程,當下中國的精釀啤酒正在經歷一個轉折點?!熬勂【频淖晕姨蕴呀涢_始了,只是跟風是做不長的。差不多就這一兩年,會大浪淘沙留下一些(品牌),然后每年會進來一些,再良性淘汰?!?/p>
3元到30元,打破廉價魔咒
在中國啤酒市場被華潤雪花、青島、百威、燕京和嘉士伯五大寡頭瓜分之前,也曾有過“百花齊放”的年代。
殷杰生于1980年,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人的餐桌是本土啤酒品牌的主場,上海、東海、力波、光明……如今僅剩下三得利。在他父親這一輩,還能喝到英商怡和洋行創辦于1933年的怡和啤酒,從黃啤、黑啤、紅啤到麥汁飲料健身露等,產品線豐富。
“以前有很多特色啤酒,像揚州茉莉花、上海淀山湖、無錫太湖水,現在都被收購了。所以有人說,外國啤酒各種味,中國啤酒一個味。”殷杰有點惋惜。中國啤酒業的快速發展,始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借助一系列國家優惠政策,主要由當地政府牽頭,引進技術和設備。鼎盛時期,中國的啤酒品牌超過1000個。不過,千禧年前后,啤酒行業進入整合擴張時期,并逐漸形成以淡色拉格(Palelager)為主的工業啤酒風格,表現在口感上,就是清淡微苦。
依靠這種特征單一的類型,從2002年起,中國啤酒產量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形成對比的,則是連續多年始終徘徊在每升三四元的定價。
“在中國傳統酒文化中,啤酒一直是不主流的,本來是舶來品,又不像葡萄酒有炒作,所以很多人覺得,它是廉價的代名詞,上不了臺面?!币蠼苷J為。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后,進口啤酒的積極入場,開始打破這一消費魔咒。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殷杰在澳大利亞展館被一款“維多利亞苦啤酒”吸引,價格高達40元,沒想到一口下去有著前所未有的豐富口感,“不苦,但很爽”,從此對精釀啤酒上癮。他至今喝過3000多種啤酒,收藏酒瓶5000多個、酒蓋3000多個,圈內人稱他“啤酒獵人”。
起初,殷杰只能去進口超市碰碰運氣,少量的德國啤酒、更少量的比利時啤酒,以及其他零星幾款,幾乎就是那時能找到的全部。直到他在肇州路的“杰克的酒窩”,“解鎖”精釀文化。這家不起眼的小酒吧,除了說不上名字的各色啤酒,墻上裝飾有各國啤酒招貼畫,頂燈是一個個酒瓶改造,暖光襯著這家夫妻店溫馨而特別。
“2008年我被一個朋友帶到店里喝酒,那個時候它還在隔壁的隔壁,只有現在一半大,就一張桌子、兩個冰柜、六把椅子,而且是個細長的通道,大概20米吧?!鄙虾>勂【茀f會會長林林是另一位“杰克的酒窩”的酒友,“我這輩子肯定不會忘的,第一瓶喝的是藍智美。我當時就很震驚,這怎么是啤酒呢?”
明顯的麥芽味、突出的花果香,入口柔甜,依次褪出淡淡的苦味,這款經典的比利時修道院啤酒,來自成立于1863年的智美酒廠,也是歐美精釀啤酒中的暢銷款。2007年,借助進口貿易公司的從業背景,“杰克的酒窩”在2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引進了60余款各具特色的精釀啤酒。為了讓顧客喝到新鮮風味,開發了一套生啤系統,加高冰柜,加裝酒頭。
但凡有精釀酒吧新開,店主幾乎都會來這里“取經”,“朝圣”的愛酒人士更是在門口排起長龍。此后十年,這樣的熱鬧場景在全國各大城市不斷重現,從北京的牛啤堂、京A、熊貓精釀,到南京的高大師、武漢的18號酒館、成都的豐收。上海的法華鎮路上,一間以售賣進口啤酒起家的海富便利店,人稱“啤酒阿姨”的老板娘張銀娣,迅速站上風口,生意從20多平方米的煙紙店擴張為擁有5家店的“啤酒阿姨”,最大的寶山分店云集了8000多款啤酒,“可以接待 旅游 團”。
殷杰和林林都是“啤酒阿姨”最早的一批顧客,私交甚好。據殷杰觀察,“‘啤酒阿姨’的幾家店生意都很好,35到55元價位的最好賣,以小麥啤酒為主。”在工業啤酒普遍苦戰4元一升的低價時,進口精釀啤酒能沖上10倍左右的區間,這也成為攪動市場的巨大誘惑。
紛亂的精釀啤酒市場
2012年普遍被圈內人認為是精釀元年。一個重要標志是,craft beer在經歷自釀啤酒、手工啤酒等直譯后,終于被統一為精釀啤酒。相對工業啤酒寡淡的風格,精釀像是重新打開了啤酒世界的大門,IPA(印度淡色艾爾)的順滑流暢、世濤的厚重回甘、修道院的濃烈醉人……
這一時期,除了少數幾家擁有自釀能力的酒吧,精釀啤酒多以進口的方式,開始布貨精品超市、酒吧,滿足了部分高端和新興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同時彌補了國內啤酒多元化、個性化不足的缺口。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進口啤酒連續三年爆發式增長,累計增長達426.81%。這一趨勢引起輿論關注。
啤酒倒得太快,一涌而上的泡沫迅速溢出,難以掌控。
在殷杰印象中,有些進口啤酒打著精釀的旗號,其實只是換了名字冒充;還有些小作坊,直接沖著錢去的,實則是掛羊頭賣狗肉?!笆忻嫔系木勂【铺嗔耍行┚粕滩还懿活櫟?,就變成臨期酒了?!?/p>
精釀啤酒在中國定義不清,沒有行業標準,很大程度上助長了這種混亂。在現代精釀啤酒的發源地美國,美國精釀協會(The Brewers Association)對精釀有著嚴格限定:年產量不多于600萬桶(約合70萬噸);酒廠不被或低于25%的股份被非精釀啤酒廠控制;超過50%的銷量中,沒有使用輔料來釀酒。而在2017年成立的中國精釀啤酒協會(CBAC)的非官方標準中,年產量被限定在2萬噸以下,且沒有非精釀啤酒企業的股東。
“美國99%的精釀酒廠,年產量不超過一萬噸,所以兩萬噸這個數字,對于中國精釀來說,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都不會有人超過。中國的啤酒大廠產量都是數十萬噸以上的,把門檻定在這里,就是把大酒廠踢出去,把小酒廠保護起來?!绷至纸忉?。
不過,至少在國家出臺精釀啤酒的行業標準前,紛亂的市場還將持續,本土品牌需要盡快調整適應。上海的“拳擊貓”從2011年開始參加國際賽事,2016年在業內權威的啤酒世界杯(World Beer Cup)上,憑借一款琥珀色的拉格“紅色擂臺”摘下銀牌,至今為國內最好成績。“它有太妃糖的甜味,麥芽的香味比較濃郁,是清爽順暢的拉格,沒有很多層次不是復雜款?!薄叭瓝糌垺钡膭撌既酥辉∑料虻谝?財經 介紹。
“早幾年中國市場比較混亂,有人喜歡用行銷的方式來推廣,但獎牌能給到消費者信任度,提高認同感;通過參賽,也可以讓國際人士認識中國精釀。”曾健屏出生于中國臺灣,在加拿大長大。他說,自己剛開始摸索經營精釀酒吧時,最討厭聽到“中國沒有好的啤酒”。
和工業啤酒相比,精釀啤酒是由水、麥芽、酵母和啤酒花組合的奇妙碰撞?,F代啤酒的流通性大大增強,但對于IPA一類追求新鮮風味的精釀啤酒,啤酒花的使用關乎香味和苦度?!霸趪鴥茸鼍勂【?,核心原料都依賴進口,特別是不同款的酒花,沒有好的選擇。目前國內只愿意種大酒廠要的幾個品種,不愿意為了小眾市場來投資?!痹∑琳f。
收購“開巴”不久后,“拳擊貓”亦被百威集團收入囊中,背靠斥資6000萬元新設的武漢精釀工廠,“拳擊貓”的瓶裝啤酒和生啤不斷被送往大城市?!笆忻嫔系木効钍?,小瓶350ml甚至更小的規格起碼在8元以上。原料的成本是透明的,如果定價更低,那肯定是犧牲了什么?!痹∑帘硎荆熬剝r格本來就沒那么貴,全世界最好的精釀酒一瓶幾百塊錢,所以它不是你需要去顧慮價格的酒。”
下沉二三線,走向本土
今年1月,定西路上的“開巴”在空關大半年后,以“拳擊貓首局酒館”的名義重新裝修開放,供應10款酒,配置新式的自助打酒器,有服務員六七人,運營成本相當于“拳擊貓”思南路店的三四成。
“目前的小酒吧都由靈魂人物經營,我們現在想嘗試,讓酒作為產品,而沒有靈魂人物,看看客人有沒有興趣在這樣一個場所里接觸精釀啤酒?!痹谠∑恋念A想圖中,“拳擊貓首局酒館”相對輕資產的經營模式,能夠加速下沉二線城市的速度。林林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這兩年中國精釀啤酒的增長點在二三線城市,“如果你不去搶占二三線城市,是不可能發展的”。
林林的另一個身份是萊寶精釀首席產品官,不過,在他2014年來到萊寶前,這家公司已經憑借自產的不銹鋼瓶裝鮮啤在江浙滬精釀圈站穩了腳跟。背后的故事其實略微苦澀,因為無力購買昂貴的玻璃瓶啤酒灌裝流水線,成本十元一個的不銹鋼瓶成了團隊孤注一擲的選擇,好在結局令人滿意。借助一炮打響的品牌形象,萊寶先后在2014年、2015年獲得了兩輪投資,更新了釀造設備,鋪路餐飲和商超渠道。
商超、電商、酒吧,這些啤酒文化傳播、體驗和消費的重要場景,從來都是精釀啤酒的必爭之地和主戰場。對擅長營銷推廣的萊寶來說,為不同場景設計不同的酒款,是搶占市場的先機。比如,為了照顧年輕人偏甜的口味,2015年它推出“黑色兔子”系列,以小麥啤酒為基底,加入果汁混合發酵,“喝起來像水果味的啤酒”,和動輒三四十的不銹鋼經典系列相比,13元的定價也更易渠道下沉。
“中國人目前能夠走的一個方向,就是做增味啤酒和特殊谷物啤酒。”林林認為。
從誕生之初,精釀啤酒受追捧的一大原因,在于它在水、麥芽、酵母和啤酒花的基礎上,幾乎可以添加任何東西,“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出的味道”。“萊寶”嘗試過用白玉蘭、牡丹花入味,“拳擊貓”以生姜增加甜味、花椒去膩,“牛啤堂”的生蠔世濤則又甜又咸。
林林以IPA舉例,在精釀世界,IPA是一個基礎風格,目前美國已經衍生出黑IPA、白IPA、紅IPA、渾濁IPA、香檳IPA,在這個基礎上做出了很多的細分,就是因為有潛在市場。“在中國,你只要把一個比較新的風格做出一定的市場體量,無論在名譽還是利潤上,應該都可以算成功了?!?/p>
盡管中國啤酒產量自2013年達到5061.5萬千升的高點后,持續走低,但從人均啤酒消費量來看,中國僅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亞洲鄰國韓國、日本。按照林林的預測,參照美國精釀銷量貢獻了整個啤酒市場銷量的12.7%。中國的這一數字有望從1%攀升至10%。
一個利好消息是,根據美國精釀協會去年的一份報告,美國精釀市場呈現小型化和本地化的趨勢,也就是說,消費者可能更偏愛本地小型的精釀啤酒。喝本地啤酒,已經成為一件越來越重要的事情。
中國最著名的精釀啤酒協會是哪個協會
國內沒有一個正式的精釀啤酒協會,不過有不少的自釀啤酒愛好者們成立的協會,最早的成立的是北京自釀協會。
們對精釀啤酒有了解嗎
之前僅僅針對少數消費者的冷門產品精釀啤酒,近兩年在消費升級環境下成為啤酒圈中的熱門消費品類。然而,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精釀啤酒消費圈快速擴大的背后是國內消費者認知度較低、價格亂象、質量難保等問題。作為啤酒行業風口的精釀,如何贏得公眾認可、實現長遠發展,仍有待市場檢驗。
商家單向定價
近幾年,精釀啤酒順應消費升級大環境,逐漸成為消費新寵。北京商報記者調查5家在精釀圈里小有名氣的啤酒館后發現,國產精釀啤酒頂著高端啤酒的頭銜,除產品價格遠高于普通工業啤酒外,商家自由定價致使精釀啤酒價格參差不齊。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5家酒館中最少的精釀產品數量在10種左右,最多的產品數量則超過40種,產品價格雖然有相同之處,但定價的產品卻沒有共性。精釀啤酒的價格整體在20-80元/杯的高價格區間,由商家自由發揮,整體呈現出“多、雜、亂”的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5家酒館中近一半的精釀啤酒產品名稱中都沒有對釀造原料或啤酒種類做出適當標示,沒有可供消費者參考的產品信息?!暗蹏倒濉薄ⅰ白蟀丁?、“旋轉野馬”等詞匯代替精釀啤酒品類。同時,當北京商報記者任選一款精釀啤酒,詢問酒館工作人員該產品釀造成分時,普遍得到“不是很清楚”的回應。精釀啤酒是否樣樣貨真價實,具有疑問。
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近兩年,傳統啤酒萎縮、行業消費升級,精釀啤酒因此成為熱門消費品類,吸引大量對精釀啤酒一知半解的商家涉足。且精釀啤酒屬于新興市場,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暴利,大部分商家只考慮利潤最大化,進行單向定價,價格亂象在所難免。長期價格混亂,會對整個精釀行業的健康發展形成阻礙。
混淆高端概念
據了解,精釀啤酒作為舶來品,在中國消費市場并沒有明確的產品定義,消費者對精釀啤酒的認知度也并不高。受訪的5家精釀啤酒館中,有4家酒館工作人員均對記者表示,精釀啤酒目前在發展中主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消費者沒有真正認識精釀啤酒這個品類,部分消費人群選擇精釀啤酒是憑借個人口感愛好,但更多人消費精釀啤酒是對高端啤酒概念的追求。
北京自釀啤酒協會會長李威指出,目前中國消費市場對精釀啤酒沒有明確定義,國內精釀啤酒仍參考美國精釀啤酒廠定義標準:首先,精釀啤酒廠必須持有75%以上的股權,保證企業獨立性;其次,每家精釀啤酒廠年產量不能超過600萬桶,規模不能很大;然后,精釀啤酒廠需要堅持傳統釀造工藝。
啤酒專家方剛對此表示,美國對精釀啤酒廠的定義標準不完全適合中國精釀啤酒,國產精釀啤酒有自己的特點。相比美國精釀啤酒產業,國產精釀啤酒規模小,消費者認知度低,整個發展仍處于萌芽狀態。
北京商報記者同時隨機采訪幾位消費者后普遍得到,“對精釀啤酒沒有很深了解,只是覺得口感不錯”、“精釀啤酒或許是釀造的原料用量比較多,糧食含量多”、“好像精釀啤酒里面有活性酵母,對人體有益”等模糊的回答。消費者對精釀啤酒認知度低,部分不良商家也因此有了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機會。
據了解,工業啤酒和精釀啤酒均有生、熟之分。鮮啤酒一般使用酒桶盛放,熟啤酒則經過殺菌程序,以瓶裝、罐裝的形式出售。未經過殺菌的精釀啤酒雖然與工業生啤盛放方式相同,但產品成分中多含有活性酵母。有些商家會打著精釀啤酒的名義,向消費者出售桶裝的工業鮮啤,以假亂真。此外,瓶裝、罐裝的精釀啤酒里沒有活性酵母,部分精釀啤酒商家在銷售時也不會明確告知消費者,存有混淆、誤導消費之嫌。
產品質量堪憂
國內很多精釀啤酒商家最初都采用前店后廠的模式,在一定規模內,商家使用自有釀酒設備在店內進行釀造和出售,屬于合法行為。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自產自銷的商家不受管控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整個精釀啤酒產業處于野蠻增長的階段。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成為精釀啤酒行業普遍現象。
李威指出,精釀鮮啤酒的保質期一般在一周左右,而經過殺菌的精釀啤酒保質期一般為一年。但瓶裝精釀啤酒經過殺菌后,活性風味缺失,口感會大打折扣。
據調查結果得知,北京市場中的精釀啤酒館,旺季補貨周期大概在半個月到一個月,遠超于精釀啤酒七天保質期,啤酒質量難以保障。同時經北京商報記者隨機送檢精釀啤酒后發現,一款標示為帝國精釀茯茶啤酒(雙龍啤酒)355ml的美國進口精釀啤酒中,竟然含有細菌成分,質量堪憂。
方剛對此表示,目前消費者對精釀啤酒沒有概念,國家針對精釀啤酒沒有政策,產品質量難以保障,整個產業“小而雜、雜而亂”的特點逐漸凸顯。精釀啤酒市場需求大,短期內將保持快速增長。因為大規模啤酒企業無法對接這種碎片化、個性化精釀消費市場。目前精釀啤酒份額非常小,之后消費者認知度提高,產品質量得以管控,精釀啤酒或將擴大在啤酒產業中的占比,未來也有產生主導精釀品牌的可能性。
關于《中國自釀啤酒協會名單》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