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啤酒市場行業報告
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中國啤酒產量在2002年以2386.83萬噸位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國內地啤酒消費量達到2500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費市場。再除以中國人數,可算出中國人均喝啤酒只有16-17升。瓶裝啤酒大約容量0.62公升,這樣可計算出平均每人每年大約喝25~27瓶啤酒。
2. 中國啤酒行業分析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啤酒市場被五大集團瓜分,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以及嘉士伯五大集團中國啤酒市場占有率高達92%。其中,華潤啤酒在中國市場占據31.9%的市場份額,青島啤酒市場份額達到22.9%,百威英博占據19.5%的市場,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市場份額分別為10.3%和7.4%。
3. 各類啤酒行業市場分析
啤酒是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再經過液態發酵而釀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營養。它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低分子糖、無機鹽和各種酶。這些營養成分人體容易吸收利用。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體內產生大量熱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們稱為“液體面包”。1L12°Bx 的啤酒,可產生3 344kJ 熱量,相當于3~5 個雞蛋或210g面包所產生熱量,一個輕體力勞動者,如果一天能飲用1L 啤酒,即可獲得所需熱量的三分之一。
我國啤酒人均啤酒消費量目前為33.0升/年,雖與捷克、波蘭、德國、奧地利傳統啤酒消費大國差距較大,但也已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時我們也應考慮到各國在飲酒習慣上的差異性,在我國大量的飲酒場景中,特別是政商務場合,白酒仍然占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若按照白酒平均酒精含量40%、啤酒平均酒精含量4.2%以實際酒精消費量將白酒換算為啤酒,則我國的人均啤酒消費量已超過100升序,幾乎與德國等啤酒大國相當,已處在非常高的水平,繼續向上提升的空間較為有限。
4. 中國啤酒市場行業報告最新
創始人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
青島啤酒遠銷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啤酒行業權威報告Barth Report依據產量排名,青島啤酒為世界第五大啤酒廠商。
青啤的品牌歷史悠久,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比較大,可是“帆很大,船很小”。1998年,公司制定了“大名牌”發展戰略,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并購擴張。青啤的戰略重點從“做大做強”轉為“做強做大”,從擴張轉向整合。青啤品牌在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編制的2012年度《中國品牌500強》,品牌價值已達631.68億元。青島啤酒2013年品牌價值正式發布:805.85億元,升值28%,連續十年居啤酒行業首位。
5. 中國啤酒市場行業報告分析
3月29日晚間,青島啤酒披露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79.84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52億元,同比增長30.23%;實現基本每股收益1.37元。公司擬向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55元。青島啤酒以人民幣1637.72億元的品牌價值繼續保持中國啤酒行業品牌價值第一。
保持啤酒中高端競爭優勢 開拓“啤酒+”新業務領域
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主品牌青島啤酒共實現銷量405.1萬千升,同比增長3.49%,其中“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共實現銷量185.6萬千升,同比增長7.08%,保持了在國內啤酒中高端產品市場的競爭優勢。
據悉,在繼續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啤酒主業的同時,青島啤酒發揮創新性思維,整合平臺資源積極開拓“啤酒+”新業務領域,開發生產了以王子海藻蘇打水為代表的海洋健康飲品等新產品,打造與主業互補的多業態共贏共利生態圈,為長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多措并舉產品結構 調整提升盈利能力
報告期內,青島啤酒發揮覆蓋全國主要市場的網絡布局優勢,以體育營銷、音樂營銷、體驗營銷為主線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公司加快了營銷創新和渠道創新,加大數字化營銷工作力度,不斷完善“網上超市+官方旗艦店+授權分銷專營店+微信商城”的立體式電商渠道體系,多渠道滿足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和消費體驗。在國際市場,公司加強國際品牌傳播與推廣,通過重點市場推廣、贊助體育、音樂、美食文化營銷等舉措,強化品牌觸達,提高品牌活躍度,持續強化青島啤酒高端品牌識別,樹立“中國質造”高端形象,繼續擴大青啤海外市場覆蓋范圍。
對于未來發展,青島啤酒將繼續加快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繼續推進“青島啤酒主品牌+嶗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品牌戰略,開發特色差異化產品,加快向聽裝酒和精釀產品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升級,保持公司在國內中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
6. 啤酒市場情況分析
啤酒銷售具有非常明顯的季節 性,在我國北方尤為明顯。每年的四 至九月是啤酒銷售的旺季,而一進入 十月,氣溫驟降,啤酒銷售也進入一 直延續到來年三月的漫長淡季。許多 廠家一進入十月就得停產,如果旺季 銷售不理想,沒有取得理想的經濟效 益,那么淡季日子就不好過了。如何 做好啤酒淡季市場,使淡季不淡,在 淡季再掀起一個啤酒的小高潮,是增 加企業經濟效益的一個好思路。在此 筆者謹談一點自己的看法,供有關廠家參考。 一、調整營銷思路,加大促銷力 度。 啤酒市場進入淡季最明顯要數鄉村市場,銷量較之旺季會有很大幅 度的下降,而且提升的難度較大,然 而城市市場尤其是經濟發達的大城 市啤酒銷量下降幅度較小,還有較大 的潛在消費力,因此就要把做好淡季 啤酒市場的重點放在提升大中城市 消費市場上。因為現階段大多經銷 商漸漸把經營重點轉向白酒上。啤 酒的年銷售任務已完成,就等廠家 兌現返利和年終結算了,一些飯店 也因啤酒銷售量有限不大愿意經營 啤酒。這些不利因素對提升淡季啤 酒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應當在 這幾方面做好工作: (一)做好前期銷售結算和后續的銷售服務工作。抓緊時間兌現客戶 的前期銷售返利,解決遺留問題,這 樣才能使客戶消除顧慮。后續的銷售 服務工作要做得周到,不論客戶要貨 多少,都應當及時供貨。這一點很重 要。因為淡季客戶要貨量不多,如果服務不周,客戶很可能會放棄。 (二)加大促銷力度,調動經銷商和消費者的積極性。在這一時期,廠 家應出臺比旺季更優惠的銷售政策, 加大促銷力度,對重點市場,銷售渠 道廣、營銷網絡全的重點客戶加大工作力度,如對客戶增加返利率,且返利當月清。針對消費者的各種獎勵 應更具有吸引力,如對婚慶選用本 品牌啤酒免費送達,達到一定數 量,有一定贈送或為其免費在電視 臺點歌祝賀。 (三)加大中高檔啤酒的營銷力 度。由于淡季銷量有限,勢必增加銷 售成本,因此提高中高檔啤酒在總銷 量中的占有比率,有利于降低銷售成 本,提高銷售盈利能力,否則出現銷 售虧損,就得不償失了。 二、加大特殊品種啤酒的銷售力 度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收 入的提高,酒類消費逐漸向保健、養 生的方向發展。臼酒的消費增長量逐 漸回落,且向低度化發展,營養豐富 的葡萄酒、啤酒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 青睞,消費量在不斷增加,逐漸在一部分消費者的生活中替代了白酒的 位置。營養更豐富的高檔或特殊品種 的啤酒的消費已沒有十分明顯的季 節性。相反冬令時季正是人們進補的 好時節,以啤酒為原料之一做成的 菜,或具有某種特殊保健功能的啤酒 當然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這種需 求就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機會,只要充 分開發、引導,這一消費市場一定會 很快啟動,給啤酒銷售淡季市場帶來 一點亮光。 目前,一些企業在這方面已邁出 了一步,有的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在以啤酒為輔料做菜方面,近一兩年 來發展得很快,而且有的已發展成為 地方名吃,如在開封市啤酒雞、啤酒 鴨、啤酒燉牛肉、啤酒火鍋等菜以其 獨特的口昧和特色吸引了不少消費 者,已成為許多飯店的“保留節目", 成為冬天里的“一把火"。 在特種啤酒方面,已開發出多種 含有某種微量元素的啤酒,如山東 ‘三孔,,推出的14度冬啤,酒精度高, 熱量大,冬季飲用還可以加溫水調節酒溫。北京雙合盛開發的17度“五星,紅啤因其富含營養被譽為“紅色牛奶"。山東榮城 啤酒廠針對秋冬季天氣易變,人們容易感冒的特點, 開發出營養豐富,熱量高,而且還有治療感冒的作用 的姜汁啤酒,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舉多得的好 事。還有的廠家針對秋冬季是最好的進補時節,利用 現代科技制成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保健啤酒,如螺旋 藻啤酒、棗汁啤酒、杜仲啤酒、銀杏啤酒、拘祀啤酒 等。不但成為冬季人們餐桌上的好飲料,而且以其精 美的包裝 ,獨特的功效,成為許多人探望病人、看望長 輩的好禮物。 三、值得注意的幾點 開發淡季啤酒市場是一個好思路,也是提高企業 經濟效益的一個有效途徑。雖然淡季啤酒市場有很大 潛力,但因為秋冬季節啤酒消費者相對較少,市場需 求有限,特別是特種啤酒消費市場更小,淡季啤酒市場是一座含量豐富的金礦,但這座金礦掩埋較深,挖 出金子是不容易的,風險較大,開發淡季啤酒市場企 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首先要充分做好市場調研。科學分析本地淡季啤 酒消費現狀與潛力以及企業的開發能力,不可盲目行 動,以致技入過大,回收困難。 其次要做好市場宣傳,引導消費。利用媒體向 消費者介紹、宣傳,尤其對特種啤酒產品的獨特功 效,秋冬季節飲用的好處更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消 費特種啤酒引導成為一種時尚,刺激消費者的消費 欲望。 再次要使銷售渠道暢通,不但向飯店推銷,而且 要把產品推銷到商場內,尤其是現在城市雨后春筍般 出現的超市內,便于消費者購買。
7. 中國啤酒行業市場份額
被收購了。
1990年7月,金威在深圳開始正式投產,至此成為了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一輩深圳人應該對僅金威啤酒印象深刻,在鼎盛時期,金威一度霸占了深圳啤酒市場80%以上的份額,1997年,金威啤酒還被廣東省政府認定為名牌產品。
然而,在2013年,華潤雪花斥巨資53.84億元收購了金威的啤酒業務,如今金威啤酒已經難覓蹤影了。
8. 啤酒的行業市場狀況
看情況,火個幾年沒問題,說實話,我個人并不看好這個項目,簡單的說一下。
第一 、競爭力
現在瓶裝精品啤酒太多了,幾百上千的品牌口味,再加上物流快遞的高速發展,競爭力非常大。
第二、 不適合大眾消費
以我個人來講,我是一個大眾消費者,同時我還偏向于小資,我喜歡精釀啤酒的那種濃郁的麥芽香氣,但是因為價格問題,我不會長喝,偶爾一次,下面我們說價格以及性價比。
第三、價格以及性價比
精釀的價格,一般是10-30元每斤,也就是500毫升,還拿我個人說,七塊一瓶的教士和15一斤的精釀,我真的嘗不出太大差異,而且瓶裝保存起來很容易,畢竟還是我這樣的普通人多,現釀,精釀,在我這屬于小奢侈了,而且我絕不會拿出來與朋友暢飲,如果暢飲的話,四個人酒錢就會達到300-400元,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最主要的是現釀剛火的時候,我有一兩個朋友干,全折里了,十幾萬的賠,釀酒設備買時挺貴,賣時根本沒人要。
9. 中國啤酒市場分析
全球精釀啤酒主要廠商有Budweiser、Yuengling、Budweiser、Sierra Nevada、New Belgium Brewing等,全球前五大廠商共占有大約20%的市場份額。北美是全球最大的精釀啤酒市場,占有大約60%的市場份額,之后是歐洲市場,占有大約30%的份額。
2021年,全球精釀啤酒市場規模達到了38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4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46.9%。
10. 中國啤酒市場的基本狀況
2020年我國啤酒生產3411萬千升 消量為3826萬千升。
我國是啤酒生產大國,但近年來我國老齡化趨勢加劇,20-39歲消費群體人數減少,疊加產品嚴重同質化的消極影響,我國啤酒產量呈現下降趨勢。2020年底我國啤酒生產3411.1萬千升,同比下降9.4%。
消費量來看,人均消費量的減少是影響啤酒行業產量下降的重要原因,2014-2018年啤酒消費量持續下降,近幾年消費量雖然有所上升,但均在4000萬千升以下,2020年消費量為3826.4萬千升,預計2021年我國啤酒消費量可達3856.6萬千升。
11. 中國啤酒市場規模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的精釀啤酒的滲透率和消費量還比較低。浙商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國內精釀啤酒的消費量占比僅為2.4%,市場規模占比約5%,而預計到2025年國內精釀啤酒市場規模約為875億元,但滲透率也只有11%。
在業內看來,精釀啤酒行業還沒有真正蹚出一條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