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啤酒檢測設備》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在啤酒廠,啤酒從洗瓶機進去到殺菌機出來,中間還有哪些程序?用時多長時間?
- 2、啤酒廠檢驗工具體是做什麼?累嗎?待遇怎么樣?
- 3、啤酒的檢測流程是怎樣的?
- 4、啤酒是怎樣產生的?
- 5、啤酒的生產流程是怎樣的?需要哪些原材料和設備?
- 6、啤酒的整個發酵工藝包括哪些環節
在啤酒廠,啤酒從洗瓶機進去到殺菌機出來,中間還有哪些程序?用時多長時間?
中間還有EBI和清酒灌裝,看你整線設備是多大額定能力的,輸瓶帶長度及能力。洗瓶機一般30分鐘左右,殺菌機一般45分鐘左右,剩余的就是輸瓶帶所花的時間
啤酒廠檢驗工具體是做什麼?累嗎?待遇怎么樣?
負責微生物檢測、對啤酒半成品成品進行檢驗等,另外國家要求必須持化學檢驗或者食品檢驗員職業資格證書上崗。
啤酒的檢測流程是怎樣的?
1.1無菌室
1.1.1無菌室標準
無菌度:10000級;溫度:20℃-25℃;濕度:<60%;壓力:0.5Pa,正壓,<1.5Pa。·2008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2006-2007年中國保健酒市場分析投資咨詢報告
·2008年中國白酒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2007年中國黃酒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2007年中國啤酒行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1.1.2無菌室管理
(1)微生物操作人員必須具有嚴格的無菌意識;
(2)操作人員要換上無菌室專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經風淋門進入;
(3)無菌室內始終保持正壓,防止外界空氣進入;
(4)外人不得進入無菌室,不用的物品應及時拿出;
(5)定期開紫外燈殺菌,休假日,紫外燈不關;
(6)每周做一次空間衛生檢查;
(7)每天工作之前和結束后,清掃無菌室。
1.1.3培養基
1.1.3.1培養基類型
(1)麥汁瓊脂培養基:檢出酵母;
(2)營養瓊脂培養基:檢出一般細菌;
(3)NBB(NBB-A、NBB-B、NBB-C)培養基:檢查啤酒有害菌。
1.1.3.2培養方法
(1)一般細菌使用營養瓊脂培養基,培養溫度37℃,有氧培養24小時;
(2)酵母使用麥汁瓊脂培養基,培養溫度25℃-28℃,有氧培養48小時;
(3)厭氧菌使用NBB培養基,培養溫度25℃-28℃,厭氧平板培養5天-7天,或液體培養1星期-2星期。
1.1.3.3結果鑒定
(1)鏡檢:液體培養基中觀察混濁沉淀的產生,固體培養基上觀察菌落的形成;
(2)產酸情況的觀察:若細菌產酸,則培養基的pH值在培養后會發生變化;
(3)聞氣味:有些有害菌的代謝產物具有特殊氣味,可根據培養后的氣味幫助鑒定;
(4)革蘭氏染色:用KOH實驗法判定菌落的革蘭氏陽性和陰性;
(5)過氧化氫酶實驗:將純菌落涂到干燥的載玻片上,滴一滴3%過氧化氫液,好氧菌和兼性好氧菌含有過氧化氫酶,能分解過氧化氫:
過氧化氫酶
2H2O2————→2H2O+O2
逸出的氧氣形成氣泡,顯示對過氧化氫酶實驗陽性;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不能起反應,為過氧化氫酶實驗陰性。
1.1.4對大腸桿菌的檢測:大腸桿菌對啤酒廠來說是最嚴重的污染元素,因此,日常檢測非常重要。下面,就是我公司的檢測步驟:
1.1.4.1設備和材料
溫箱:36±1℃;水浴:44±0.5℃;天平;顯微鏡;均質器或乳體;溫度計;平皿;試管;吸管;載玻片。
1.1.4.2培養基及乳體
乳糖膽鹽發酵管;伊紅美藍發酵管;乳糖發酵管;蛋白胨水;革蘭氏染色液;靛基質試劑。
1.1.4.3大腸菌群檢驗程序(表1)
1.1.4.4操作步驟
(1)檢樣稀釋
①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或25g)放于含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震蕩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②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
③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項操作依次做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④根據食品衛生標準要求或對檢樣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3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2)乳糖發酵實驗
將待檢樣品接種于乳糖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以下者,用單料乳糖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溫箱內,培養24±2h,如果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3)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溫箱內,培養18h—24h,然后取出,觀察菌落形態,并做革蘭氏染色和證實實驗。
(4)證實實驗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1個—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36±1℃溫箱內,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孢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
(5)報告
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大腸菌群的最可能數。
1.2加強微生物檢測操作人員的培訓
(1)強化微生物檢測人員的無菌意識;
(2)提高微生物檢測人員的操作技能;
(3)微生物檢測人員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
(4)個人物品不準隨便放于無菌室內;
(5)上班后,立即更換工作服,不穿工作服不準進入無菌室;
(6)取樣要準確,確保取樣過程的無菌操作;
(7)加強無菌操作,杜絕因操作有誤引起的菌檢不合格;
(8)嚴格執行無菌室的殺菌程序,定期開紫外燈殺菌;
(9)加強學習,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檢測技術,爭取在最短檢測時間內通知車間。
1.3加強對取樣瓶和培養皿的衛生管理
(1)定期對取樣瓶和培養皿蒸汽殺菌,要求溫度在120℃,時間≥30分鐘;
(2)用完后,取樣瓶和培養皿須及時刷洗,以備殺菌再用;
(3)超過20天的取樣瓶和培養皿,不能再取樣使用,必須重新殺菌后再用;
(4)殺菌后的取樣瓶和培養皿保存好,杜絕二次污染。
1.4取樣
保證無菌操作。
1.4.1取樣閥應具備條件
(1)無殺菌死角,保證無菌狀態;
(2)壓縮空氣的取樣閥應設置在過濾器后直接通往使用區的管路上,每一分管可以反映各自的無菌
狀態;
(3)管路盡可能縮短;
(4)高度應距地面1.2m-1.5m,有利于取樣的無菌操作。
1.4.2取樣方法
先用酒精噴燈灼燒取樣口,放掉一部分樣液(防止因取樣口溫度較高,取出的樣品細菌數比實際少),再用酒精噴燈封口,在無菌狀態下快速用無菌瓶取樣。
1.5啤酒病害微生物
1.5.1啤酒有害菌對產品的不良影響
(1)產生異味;
(2)引起混濁和沉淀;
(3)黏度提高;
(4)壓力升高。
1.5.2野生酵母(表2)
指不為啤酒正常生產所用,在啤酒釀造過程中,易引起不正常發酵或產生病害的異種酵母。
1.5.3細菌(表3)
分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
2微生物污染途徑(表4)
3啤酒生產過程中的檢測點(表5)
4制麥的衛生管理
4.1微生物對大麥的影響
在田間侵染大麥的微生物被稱為“田間真菌”。麥穗剛從葉梢中露出就受到各種微生物的侵染,潮濕陰雨的天氣會增加大麥受污染的程度,生長后期倒伏也會使微生物大量生長,因此,無論是購買進口大麥還是國產大麥,都要把大麥的生長天氣考慮進去。
4.2微生物對倉儲大麥的影響
污染儲藏大麥的菌群主要是曲霉菌和青霉菌,其主要來源:一是田間感染;二是收獲和儲存過程中感染。因此,大麥的儲存條件,基本上就決定了這些微生物能否在大麥上進一步生長。其中,含水量和溫度很重要,含水量在13%以下,安全溫度為15℃,通常以7℃-9℃為好。4.3微生物對制麥過程的影響
大麥在制麥時的浸麥度達到43%-48%,發芽溫度12℃-18℃,該條件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4.4制麥微生物對啤酒質量的影響
大麥和麥芽微生物的影響是貫穿啤酒生產始終的。制麥時微生物過多,會抑制大麥的發芽,使麥芽溶解不良、增加色度、產生不良異味。同時在啤酒生產中,降低了啤酒的氣體穩定性,可引起啤酒的噴涌。關于啤酒噴涌的原因,目前發現主要是由于大麥和麥芽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引起的,如交鏈孢霉、黃曲霉等。此外,污染微生物還能影響膠體的穩定性。
啤酒是怎樣產生的?
啤酒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制而成。啤酒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也是人類最古老的酒J飲料。
關于啤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中亞的亞述(今敘利亞)向女神尼哈羅獻酒用的就是大麥釀制的酒。也有人說,大約4000年前,居住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已懂得釀制啤酒,而且當時啤酒的消耗量很大,蘇美爾人收藏糧食的一半都用來發麥芽釀制啤酒。大約同一時代,據說伊朗附件的閃米人不但會釀制啤酒,而且將制法可再黏土板上,獻給農耕女神,至今在巴黎還保存著記載這種之久法的文物。
那么啤酒是怎么產生的呢?跟言酒社一起來看看吧。
啤酒是由大麥和酒花制成的含有二氧化碳的酒精飲料。它的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制麥、糖化、發酵、包裝四個工序。
(一) 制麥工序
大麥必須通過發芽過程將內含的難溶性淀料轉變為用于釀造工序的可溶性糖類。從大麥到制成麥芽需要10天左右時間。
(二)糖化工序
麥芽、大米等原料輸送到糖化車間,進入糊化鍋、糖化鍋等進行糖化。
(三)發酵工序
在上一步制得的麥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發酵。麥汁中的糖分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約一星期之后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在經過十幾天使其成熟。將成熟后的啤酒過濾即可得到生啤酒。
(四)包裝工序
釀造好的啤酒先被裝到啤酒瓶或啤酒罐里。然后經過目測和液體檢驗機等嚴格的檢查后,再被裝到啤酒箱里出廠。
啤酒的生產流程是怎樣的?需要哪些原材料和設備?
(一) 制麥工序大麥必須通過發芽過程將內含的難溶性淀料轉變為用于釀造工序的可溶性糖類。大麥在收獲后先貯存2-3月,才能進入麥芽車間開始制造麥芽。為了得到干凈、一致的優良麥芽,制麥前,大麥需先經風選或篩選除雜,永磁筒去鐵,比重去石機除石,精選機分級。制麥的主要過程為:大麥進入浸麥槽洗麥、吸水后,進入發芽箱發芽,成為綠麥芽。綠麥芽進入干燥塔/爐烘干,經除根機去根,制成成品麥芽。從大麥到制成麥芽需要10天左右時間。制麥工序的主要生產設備為:篩(風)選機、分級機、永磁筒、去石機等除雜、分級設備;浸麥槽、發芽箱/翻麥機、空調機、干燥塔(爐)、除根機等制麥設備;斗式提升機、螺旋/刮板/皮帶輸送機、除塵器/風機、立倉等輸送、儲存設備。(二) 糖化工序麥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倉經斗式提升機、螺旋輸送機等輸送到糖化樓頂部,經過去石、除鐵、定量、粉碎后,進入糊化鍋、糖化鍋糖化分解成醪液,經過濾槽/壓濾機過濾,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熱凝固物,冷卻分離麥芽在送入釀造車間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這里,麥芽經過輕壓粉碎制成釀造用麥芽。糊化處理即將粉碎的麥芽/谷粒與水在糊化鍋中混合。糊化鍋是一個巨大的回旋金屬容器,裝有熱水與蒸汽入口,攪拌裝置如攪拌棒、攪拌槳或螺旋槳,以及大量的溫度與控制裝置。在糊化鍋中,麥芽和水經加熱后沸騰,這是天然酸將難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質轉變成為可溶性的麥芽提取物,稱作"麥芽汁"。然后麥芽汁被送至稱作分離塔的濾過容器。麥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鍋之前需先在過濾槽中去除其中的麥芽皮殼,并加入酒花和糖。煮沸:在煮沸鍋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麥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處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質。糊化鍋:首先將一部分麥芽、大米、玉米及淀粉等輔料放入糊化鍋中煮沸。 糖化槽:往剩余的麥芽中加入適當的溫水,并加入在糊化鍋中煮沸過的輔料。此時,液體中的淀粉將轉變成麥芽糖。 麥汁過濾槽:將糖化槽中的原漿過濾后,即得到透明的麥汁(糖漿)。煮沸鍋:向麥汁中加入啤酒花并煮沸,散發出啤酒特有的芳香與苦味。 (三) 發酵工序發酵罐成熟罐:在冷卻的麥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發酵。麥汁中的糖分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約一星期后,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再經過幾十天使其成熟。 啤酒過濾機:將成熟的啤酒過濾后,即得到琥珀色的生啤酒。 冷卻、發酵:潔凈的麥芽汁從回旋沉淀槽中泵出后,被送入熱交換器冷卻。隨后,麥芽汁中被加入酵母,開始進入發酵的程序。在發酵的過程中,人工培養的酵母將麥芽汁中可發酵的糖份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產出啤酒。發酵在八個小時內發生并以加快的速度進行,積聚一種被稱作"皺沫"的高密度泡沫。這種泡沫在第3或第4天達到它的最高階段。從第5天開始,發酵的速度有所減慢,皺沫開始散布在麥芽汁表面,必須將它撇掉。酵母在發酵完麥芽汁中所有可供發酵的物質后,就開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層稠狀的沉淀物。隨之溫度逐漸降低,在8~10天后發酵就完全結束了。整個過程中,需要對溫度和壓力做嚴格的控制。當然啤酒的不同、生產工藝的不同,導致發酵的時間也不同。通常,貯藏啤酒的發酵過程需要大約6天,淡色啤酒為5天左右。發酵結束以后,絕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釀酒師們將這部分酵母回收起來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發酵罐(或者被稱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質進一步沉淀下來,使啤酒的風格逐漸成熟。成熟的時間隨啤酒品種的不同而異,一般在7~21天。經過后發酵而成熟的啤酒在過濾機中將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質濾去,就成為待包裝的清酒。(四)包裝工序裝瓶、裝罐機:釀造好的啤酒先被裝到啤酒瓶或啤酒罐里。然后經過目測和液體檢驗機等嚴格的檢查后,再被裝到啤酒箱里出廠。 洗瓶機:洗凈回收的啤酒瓶。 空瓶檢驗機:極其細小的傷痕也不會放過。 感官檢查:每天新釀制的啤酒,由專門的負責人員進行實際品嘗。只有在確保其品質后,才將鮮美可口的啤酒呈送給您。 每一批啤酒在包裝前,還會通過嚴格的理化檢驗和品酒師感官評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裝流水線。成品啤酒的包裝常有瓶裝、聽裝和桶裝幾種包裝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狀、容量的不同,標簽、頸套和瓶蓋的不同以及外包裝的多樣化,從而構成了市場中琳瑯滿目的啤酒產品。瓶裝啤酒是最為大眾化的包裝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裝工藝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殺菌、貼標和裝箱。
啤酒的整個發酵工藝包括哪些環節
啤酒生產工藝流程 啤酒生產工藝流程可以分為制麥、糖化、發酵、包裝四個工序。現代化的啤酒廠一般已經不再設立麥芽車間,因此制麥部分也將逐步從啤酒生產工藝流程中剝離。 一個典型的啤酒生產工藝流程圖如下(不包括制麥部分):圖中代號所表示的設備為:1、原料貯倉 2、麥芽篩選機 3、提升機 4、麥芽粉碎機 5、糖化鍋 6、大米篩選機 7、大米粉碎機 8、糊化鍋 9、過濾槽 10、麥糟輸送 11、麥糟貯罐 12、煮沸鍋/回旋槽 13、外加熱器 14、酒花添加罐 15、麥汁冷卻器 16、空氣過濾器 17、酵母培養及添加罐 18、發酵罐 19、啤酒穩定劑添加罐 20、緩沖罐 21、硅藻土添加罐 22、硅藻土過濾機 23、啤酒精濾機 24、清酒罐 25、洗瓶機 26、灌裝機 27、殺菌機 28、貼標機 29、裝箱機(一) 制麥工序 現代啤酒廠沒有這道工藝大麥必須通過發芽過程將內含的難溶性淀料轉變為用于釀造工序的可溶性糖類。大麥在收獲后先貯存 2-3 月,才能進入麥芽車間開始制造麥芽。為了得到干凈、一致的優良麥芽,制麥前,大麥需先經風選或篩選除雜,永磁筒去鐵,比重去石機除石,精選機分級。制麥的主要過程為:大麥進入浸麥槽洗麥、吸水后,進入發芽箱發芽,成為綠麥芽。綠麥芽進入干燥塔/爐烘干,經除根機去根,制成成品麥芽。從大麥到制成麥芽需要 10 天左右時間。制麥工序的主要生產設備為:篩(風)選機、分級機、永磁筒、去石機等除雜、分級設備;浸麥槽、發芽箱/翻麥機、空調機、干燥塔(爐)、除根機等制麥設備;斗式提升機、螺旋/刮板/皮帶輸送機、除塵器/風機、立倉等輸送、儲存設備。(二) 糖化工序麥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倉經斗式提升機、螺旋輸送機等輸送到糖化樓頂部,經過去石、除鐵、定量、粉碎后,進入糊化鍋、糖化鍋糖化分解成醪液,經過濾槽/壓濾機過濾,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熱凝固物,冷卻分離 麥芽在送入釀造車間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這里,麥芽經過輕壓粉碎制成釀造用麥芽。糊化處理即將粉碎的麥芽/谷粒與水在糊化鍋中混合。糊化鍋是一個巨大的回旋金屬容器,裝有熱水與蒸汽入口,攪拌裝置如攪拌棒、攪拌槳或螺旋槳,以及大量的溫度與控制裝置。在糊化鍋中,麥芽和水經加熱后沸騰,這是天然酸將難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質轉變成為可溶性的麥芽提取物,稱作麥芽汁。然后麥芽汁被送至稱作分離塔的濾過容器。麥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鍋之前需先在過濾槽中去除其中的麥芽皮殼,并加入酒花和糖。煮沸:在煮沸鍋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麥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處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質。糊化鍋:首先將一部分麥芽、大米、玉米及淀粉等輔料放入糊化鍋中煮沸。糖化槽:往剩余的 麥芽中加入適當的溫水,并加入在糊化鍋中煮沸過的輔料。此時,液體中的淀粉將轉變成麥芽糖。麥汁過濾槽:將糖化槽中的原漿過濾后,即得到透明的麥汁(糖漿)。煮沸鍋:向麥汁中加入啤酒花并煮沸,散發出啤酒特有的芳香與苦味。(三) 發酵工序 在發酵罐成熟罐: 冷 卻的麥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發酵。麥汁中的糖分分解為酒 大精和二氧化碳, 約一星期后, 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再 經過幾十天使其成熟。啤酒過濾機:將成熟的啤酒過濾后,即得到琥珀色的生啤酒。 冷卻、發酵:潔凈的麥芽汁從回旋沉淀槽中泵出后,被送入熱交換器冷卻。隨后,麥芽汁中被加入酵母,開始進入發酵的程序。在發酵的過程中,人工培養的酵母將麥芽汁中可發酵的糖份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產出啤酒。發酵在八個小時內發生并以加快的速度進行,積聚一種被稱作皺沫的高密度泡沫。這種泡沫在第 3 或第 4 天達到它的最高階段。從第 5 天開始,發酵的速度有所減慢,皺沫開始散布在麥芽汁表面, 必須將它撇掉。酵母在發酵完麥芽汁中所有可供發酵的物質后,就開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層稠狀的沉淀物。隨之溫度逐漸降低,在810 天后發酵就完全結束了。整個過程中,需要對溫度和壓力做嚴格的控制。當然啤酒的不同、生產工藝的不同,導致發酵的時間也不同。通常,貯藏啤酒的發酵過程需要大約 6 天,淡色啤酒為 5 天左右。發酵結束以后,絕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釀酒師們將這部分酵母回收起來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發酵罐(或者被稱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質進一步沉淀下來, 使啤酒的風格逐漸成熟。成熟的時間隨啤酒品種的不同而異,一般在 721 天。經過后發酵而成熟的啤酒在過濾機中將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質濾去,就成為待包裝的清酒。(四)包裝工序裝瓶、裝罐機:釀造好的啤酒先被裝到啤酒瓶或啤酒罐里。然后經過目測和液體檢驗機等嚴格的檢查后,再被裝到啤酒箱里出廠。洗瓶機:洗凈回收的啤酒瓶。空瓶檢驗機:極其細小的傷痕也不會放過。感官檢查:每天新 釀制的啤酒,由專門的負責人員進行實際品嘗。只有在確保其品質后,才將鮮美可口的啤酒呈送給您。 每一批啤酒在包裝前,還會通過嚴格的理化檢驗和品酒師感官評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裝流水線。成品啤酒的包裝常有瓶裝、聽裝和桶裝幾種包裝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狀、容量的不同,標簽、頸套和瓶蓋的不同以及外包裝的多樣化,從而構成了市場中琳瑯滿目的啤酒產品。瓶裝啤酒是最為大眾化的包裝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裝工藝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殺菌、貼標和裝箱。 啤酒生產的主要原料: 一、麥芽: 麥芽由大麥制成。大麥是一種堅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為用大麥制成麥芽比小麥、黑麥、燕麥快,所以才被選作釀造的主要原料。沒有殼的小麥很難發出麥芽,而且也很不適合釀酒之用。 二、酒花: 酒花是屬于蕁麻或大麻系的植物。酒花生有結球果的組織,正是這些結球果給啤酒注入了苦味與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 酒花的種類:結球果:結球果在早秋時采集,并需迅速進行高燥處理,然后裝入桶中賣給釀酒商。球粒:將碾壓后的結球果在專用的模具中壓碎,然后置于托盤上。托盤都被放置于真空或充氮的環境下以減少氧化的可能性。球粒地形狀適于往容器中添加。提取液:酒花 結球果的提取液現在廣泛應用在所有的啤酒品種中,而提取方法的不同會產生迥然不同的口味。提取液應在工藝的最后階段加入,這樣更有利于控制最終的苦味輕重。特別的提取液可用來組織光照反應的發生,從而能使啤酒可以在透明的容器中生產。 三、酵母: 酵母是真菌類的一種微生物。在啤酒釀造過程中,酵母是魔術師,它把麥芽和大米中的糖分發酵成啤酒,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發酵產物。這些微量但種類繁多的發酵產物與其它那些直接來自于麥芽、酒花的風味物質一起,組成了成品啤酒誘人而獨特的感官特征。有兩種主要的啤酒酵母菌:頂酵母和底酵母。用顯微鏡看時,頂酵母呈現的卵形稍比底酵母明顯。頂酵母名稱的得來是由于發酵過程中,酵母上升至啤酒表面并能夠在頂部撇取。底酵母則一直存在于啤酒內,在發酵結束后并最終沉淀在發酵桶底部。頂酵母產生淡色啤酒,烈性黑啤酒,苦啤酒。底酵母產出貯藏啤酒和 Pilsner。 四、水: 水:每瓶啤酒 90以上的成份是水,水在啤酒 釀造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啤酒 釀造所需要的水質的潔凈外,還必須去除水中所含的礦物鹽(一些廠商聲稱采用礦泉水釀造啤酒,則是出于商業宣傳的目的)成為軟水。早先的啤酒廠建造選址得要求非常高,必須是有潔凈水源的地方。隨著科技的發展,水過濾和處理技術的成熟, 使得現代的啤酒廠地點選擇的要求大為降低,完全可以通過對自來水、地下水等經過過濾和處理,使其達到近乎純水的程度,再用來釀造啤
關于《啤酒檢測設備》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