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啤酒發酵慢的原因》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啤酒制作應注意什么
1、麥汁沒有發酵?氣塞沒有冒泡?
酵母投入的數量不足,再多等幾天。
麥汁溫度高于55℃(酵母死亡)
麥汁溫度過低(拉格酵母低于5℃,愛爾酵母低于10℃),請提高發酵溫度。
發酵已開始,但因為發酵桶密封不嚴實,于是看不到氣塞有冒泡的樣子
2、發酵停止了?氣塞之前有冒泡,但現在停止了?
發酵完成了(測量比重確定發酵是否已完成)。
投入的酵母數量不足,所以發酵根本沒有開始,或者正緩慢進行中。
麥汁充氧不夠,最終導致酵母數量不足,酵母發酵力竭,所以提前結束。
麥汁溫度過低(拉格酵母低于5℃,愛爾酵母低于10℃),請提高發酵溫度。
酵母太早凝聚沉降(攪起沉降的酵母也許有幫助)。
3、泡沫不夠持久
杯子不干凈,杯子沾有細屑會影響泡沫的維持度。
麥汁中的蛋白質不夠,試著在麥芽配方中加入一點點小麥芽以增加蛋白質。
蛋白質休止(糖化溫度50-55℃)時間過長,或根本不需要進行動作。
9、瓶子內沉淀物過多
過多的沉淀物進入瓶中,裝瓶前先讓啤酒澄清(降溫或延長主發酵時間或換桶)。
自釀啤酒由于使用瓶內發酵,少量沉淀物是不可避免的。儲存請直立放置,倒酒時,注意不要把沉淀物部分倒出即可。
自釀啤酒不發酵怎么辦
問題有些模糊。
問:是否嚴格按照啤酒發酵工藝進行操作的?
目前可能的解決辦法:盡快進行充氧,是否采購了醫用氧鋼瓶?有的話,趕緊對發酵液進行充氧,具體的工藝可考慮前24小時每隔6小時充氧一次,充氧時間在20—30分鐘,充氧壓力可考慮控制在1.0公斤左右(要根據你的發酵罐的高度、麥汁量來控制),或者是根據發酵液起泡狀況來控制,發酵罐是否有觀察視孔?充氧過程中要控制發酵液起的泡不能太劇烈、盡量不要充到發酵罐頂部。是否可以進行顯微鏡鏡檢?如果有設備的話,取發酵液進行酵母檢查,數量和形態都要統計。
你先試試吧,不行的話再找我。
啤酒發酵一般需要多長的時間為一個周期?
啤酒發酵一般發酵5~10日為一個周期。
啤酒在釀造過程中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后熟3個過程。
其中發酵過程是將冷卻后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并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飲用。
擴展資料:
研究表明,啤酒中含有糖類、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1972年第九屆世界營養食品會議推薦啤酒為營養食品,被喻為“液體面包”。
啤酒可提供熱量,1瓶原麥汁濃度為12°P的啤酒(以500毫升計)熱量約為900焦耳,相當于250克馬鈴薯的發熱量。此外,啤酒釀造所使用的麥芽、酵母及酒花均為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物質。因而,適量飲用啤酒具有消暑解熱、幫助消化、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等功效。
啤酒中含有酒精,大約在3%~5%,但是大量攝入啤酒后,可能會造成酒精中毒。因此,啤酒需要依據個人自身情況適量飲用。建議:男性每天的飲用量不超過750毫升,女性每天的飲用量不超過450毫升為宜。
建議啤酒的飲用溫度以10~15℃左右比較合適。淡色啤酒適宜于溫度低些飲用,濃色啤酒和黑啤酒適合于稍高些溫度飲用。
飲用溫度過高,會使酒內的二氧化碳快速溢出,酒體缺乏殺口力,酒味苦重而平淡;飲用溫度太低,會使人感覺麻木,一些啤酒的特有揮發性香味成分無法顯現;同時,飲用溫度過低的啤酒易引起腸胃不適,導致食欲不振,而引起疾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啤酒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啤酒10℃飲用最合適
關于《啤酒發酵慢的原因》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