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肽啤酒怎么樣?
公牛啤酒 是一款淡色拉格。帕紹(Passau)是位于巴伐利亞州,德奧交界的一座小城,多瑙河從這里流經。這款啤酒產自柏林,銷量不大,但是酒標設計得很有特點。
啤酒的分類-III 美式淡味拉格
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青島,雪花,哈爾濱,百威,科羅娜,嘉士伯冰醇以及各個地方的本地啤酒和進口德國啤酒)啤酒都屬于淡味拉格,其中的大多數更是屬于美式淡味拉格。
淡味拉格(light lager),這一風格下包含如下分類:
1a:美式淡味拉格(OG:1.028-1.040;IBUs: 8-12; FG: 0.998-1.008; SRM: 2-3; ABV:
2.8-4.2%)
1b:標準美式拉格(OG:1.040-1.050;IBUs: 8-15; FG:
1.004-1.010; SRM: 2-4; ABV: 4.2-5.3%)
1c:優質美式拉格(OG:1.046-1.056;IBUs: 15-25;
FG: 1.008-1.012; SRM: 2-6; ABV: 4.6-6%)
1d:淡色慕尼黑拉格(OG:1.045-1.051;IBUs: 16-22;
FG: 1.008-1.012; SRM: 3-5; ABV: 4.7-5.4%)
1e:多特蒙德出口(OG:1.048-1.056;IBUs: 23-30;
FG: 1.010-1.015; SRM: 2-5; ABV: 4.4-5.2%)
其實目前市場上能買到的大部分產自亞非拉美的金黃色的啤酒都屬于這一類別。這些啤酒基本上都屬于美式淡味拉格 American Light Lager,或者他的加強版-標準美式拉格StandardAmerican
Larger,或者他的超強版-優質美式拉格 Premium American
Lager(之所以這里把Light翻譯成“淡味”而不是“淡色”,是因為一般淡色在啤酒中用“Pale”表示)。大多數的德國淡色拉格屬于1d或者1e的范疇。與1a/1b/1c的區別是,德國因為《啤酒純凈法》的存在,不允許使用輔料。所以你現在知道,青島啤酒號稱的德國傳統其實只是噱頭而已,他的身子是美國的,化了個德國的妝而已。
這一大類位于2008 版BJCP
Style Guideline的第一類,也許是因為這種類型是目前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啤酒。所以這一節我們來重點介紹一下美式淡味拉格。
美式淡味拉格有人把它們統稱為美式輔料拉格American
Adjunct Lager,因為大多數這種啤酒都會添加一定比例的大米,玉米,淀粉或者糖漿來替代大麥芽,用以節省成本。由于某些輔料糊化后粘度較大,有時候還需要添加額外的酶來解決糖化過濾困難的問題。
從名字上看,美式,代表這種啤酒是美國人發明并光大的,淡味,表明他的味道清淡;拉格,德語貯藏的意思,作為一種啤酒類型,許多廣告商把它叫做窖藏啤酒,感覺瞬間高達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低溫發酵,低溫后熟的啤酒類型。這種啤酒是德國人的發明,以前沒有制冷設備,這種低溫發酵后熟的啤酒得放在地窖等陰冷的地方才能生產,因此得名。啤酒界也沿用德國人的工藝命名這種啤酒。
頂部發酵與底部發酵的區別
這種啤酒的酵母在“工作時”處于發酵罐的底部,相對于漂浮于發酵罐頂部top
fermentation的ale艾爾酵母而言,我們把它叫做下發酵bottom fermentation。
通常情況下,這種啤酒具有輕微的麥芽香氣,或者沒有;因為添加了輔料(糖,淀粉,大米,玉米),雖然這些輔料基本沒有風味貢獻,但是有時候會體現出這些輔料的味道。啤酒花的香氣微弱,以花香和香料香味為主,或者沒有。所有使得這種酒輕盈剔透的因素都是允許的:酒體很輕,二氧化碳充足,可以有少量的青蘋果味道,因為主要使用pils麥芽,輕微的DMS二乙酰(煮玉米和卷心菜味道)也是允許的。這種啤酒的適宜飲用溫度很低,給人爽口和解渴的感覺。
視覺上,這種啤酒因為使用淡色麥芽和不提供顏色的輔料,應該是淡麥秸黃色至淺金黃色;倒入杯中,泡沫一般洶涌粗糙,不持久,無掛杯或者較少掛杯。因為這種啤酒主要給人清爽和解渴的感覺,所以必須非常清澈透亮。
風味上,這種解渴的啤酒應該以清爽和干脆為主,不應有太重的回味,太甜或者太苦都是不好的。因為苦度非常低,有時候可能會有一絲甜味。酒花味道可有可無,如果有的話,雖然比較低,但以花香為主,輔以草本植物的香氣。可能會感受到麥芽的香氣。
這種啤酒的主料是二楞大麥芽,輔以最高可高達40%的輔料-玉米,淀粉,糖漿。有時為了使得酒體更輕盈,也為了降低出糖的難度,在出糖時會添加額外的酶來分解大分子的糖。
美國的 Coors
公司在1940年代創造了美式拉格這一風格,1973年Miller釀酒公司獲得了Rheingold的配方,他們通過市場活動,以“喝著爽,不漲肚”為口號向體育運動愛好者推廣這種啤酒。從那時起,這種啤酒才得到了大規模地銷售。
作為一種啤酒風格,你不能說他不好:大夏天,酷熱難耐,打開冰箱來上這么一瓶比水有滋味的東西,解渴!擼串的時候需要一種冰鎮飲料,解油膩,鎮辣氣,時不時地干上一杯還不能太娘炮,除了這種淡色拉格還有什么更合適的?不過除此之外,作為一種啤酒,真的乏善可陳了。
尤其是國內的啤酒廠家,打著“清爽”的旗號,通過使用輔料和降低麥芽汁濃度,再充入大量二氧化碳制造殺口感,不斷靠近啤酒的下限。幾年前我在浙江喝到了來自InBev本地品牌的7°P的啤酒,8塊一瓶。那酸爽,簡直難以讓人相信。
可是我們大多數號稱喜歡啤酒的人,終其一生都在這兩個類型里面轉悠,是不是有點井底之蛙的感覺?尤其是,當你不明就里地花大價錢一本正經地品嘗這些啤酒的時候,你是在喝酒,還是在喝這些啤酒包裝背后的品牌溢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