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是倮倮,我來宏觀的回答一下:昆明和大理都是云南的兄弟城市,都是新中國后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這里是只理性敘述發生過的歷史脈絡,不刻意比較優劣,(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宏觀歷史發展】
▲古滇博物館效果圖(網絡圖片)
云南有兩個【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那就是昆明和大理,兩個城市都有著輝煌的歷史和文化,而且在歷史上都做過云南的政治中心(郡治/首都/省會)是云南最有歷史底蘊的兩座雙子星城市。歷史上云南的統治中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脈絡大致是,最早(前秦兩漢時期)在今昆明地區滇池流域(王城/郡治),后來(三國魏晉南北朝)移至曲靖地區(郡治),又到(隋唐至兩宋時期)的南詔國、大理國(首都),最后(元明清)又回昆明(省會)。
【古滇國和南詔國 簡介】
▲云南省博物館古滇青銅器(網絡圖片)
【 古滇文明 】是云南3000年青銅文明最耀眼的文明代表。初期范圍為滇中地區(今昆明地區+今玉溪地區),楚將莊蹻建國后打敗了滇西昆明族,勢力擴展至滇西地區。
▲云南最古老的畫《南詔圖傳》(網絡圖片)
【 南詔國時代 】的彩云之南,是云南地方政權最強大的時代,疆域約79萬平方公里(面積是現在云南面積(39萬)的約一倍大,而且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視,堪稱地區小霸,外交游走于大唐和吐蕃兩大國之間)。
歷史脈絡大致如下:【前秦時代的昆明地區】
【文明之光】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
*【時間跨度】戰國——秦——前/后漢【約300年】
*【政治地位】古滇王國王城 /郡治(益州郡)
*【古滇國奠基人】楚將-莊蹻(第一代滇王)
*【昆明地名淵源】 昆明 最早是指滇西洱海流域的部落【昆明人】,而非地名。 昆明 即【昆明千戶所】在元朝時正式成為官方地名記載于史書中。
*【最早文明的誕生】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滇中地區湖泊眾多(高原5大湖泊環布四周)加上寬闊的盆地等先天自然優勢,讓滇中滇池流域誕生了云南最早最悠久的【古滇青銅文明】。古滇先民率先結束茹毛飲血的游獵生活進入初級文明時代,成為當時云南相對先進的農耕民族。
*【云南最早的城池出現】(紀元前298~277年間)楚將莊蹻入滇征服當地土著后,返途被秦國所阻,索性建國筑城名為【苴蘭城】也稱莊蹻故城(今晉寧區晉城鎮),因此今昆明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有此開始。
【延伸點一】先秦時代云南大致誕生了三個相對強大的地方勢力,分別是:
1.滇中地區—古滇國(古滇人)
2.滇西北—昆明族部落(昆明人)
3.滇西南—古哀牢國(傣族先民)
▲莊蹻故城想象復原圖(網絡圖片)
▲益州郡地圖(網絡圖片)
【三國至南北朝時代的曲靖地區】
【南中大姓—爨文化】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時間跨度】三國—兩晉—南北朝【約400余年】
*【爨(cuàn)文化】公元339年-公元794年
*【政治地位】郡治(益州郡/建寧郡)
*【地方政權奠基人】爨琛,(三國末期生人,跨越西晉,東晉時云南地方爨氏政權創建者)
▲爨寶子碑
▲建寧郡地圖(網絡圖片)
【延伸點二】【南中大姓】有爨、孟、李、董、雍、毛、朱、呂等大姓,為(公元前1世紀—公元4世紀兩漢至東晉時期)定居南中地區的漢族豪強勢力。
【隋唐至兩宋時代的大理地區】
【地區小霸—妙香佛國】公元581—公元1279年
*【時間跨度】隋唐—五代十國—兩宋【約700年】
*【政治地位】國家首都(南詔國/大理國)
*【南詔國奠基人】皮羅閣 (彝族先民貴族政權)
*【大理國奠基人】段思平 (白族先民貴族政權)
【延伸點三】今昆明(拓東城\鄯闡城)此時為東都,國家副中心。
【延伸點四】 大理 作為正式地方地名(洱海流域)始于元朝時,大理國原國都原名為【羊苴咩城】
▲“蒙舍詔”發源地巍山
▲天龍八部影視城中的(大理王宮殿群)
▲南詔國時期是云南地方政權最強盛的時期(網絡圖片)
【元明清時期的昆明地區】
【邊疆大省】公元1271年 — 今
*【時間跨度】元—明—清—民國—今,約700年】
*【政治地位】行省省會
*【省會改遷主導者】賽典赤-瞻思丁
▲云南省第一任省長【賽典赤-瞻思丁】(網絡圖片)
▲明朝云南府~府城-【龜城】(網絡圖片)
【云南政治中心城市演變過程】{前秦時代}:【莊蹻故城(苴蘭城)】今晉寧區晉城鎮——至——{兩漢時代}:【滇池縣】今晉寧區晉城鎮 ——至——(魏晉南北朝時代}:【味縣】今曲靖市——至——【同樂縣】今曲靖陸良縣——至——【味縣】今曲靖市——至—— {南詔國時期}:【太和城】(今大理市)——至——{大理國時期}【羊苴咩城】(今大理市)——至——{蒙元時期}【中慶路(鴨池)】(今昆明市區)——至——{明清時期}【云南府】(今昆明市區)——昆明縣(民國)——昆明市(民國)——地級昆明市(今)
▲昆明老城小西門 晚清影像(網絡圖片)
▲大理古城(網絡圖片)
▲曲靖南城門(網絡圖片)
昆明重新成為云南政治中心大致有以下原因:*1.【地理位置優越】昆明的地理位置絕佳,大致處于云南的中心位置偏東,便于全省統籌管理,( 云南多山古代交通極為不便,為了減少行政成本和效率,“居中而治”絕對是居中的昆明也就更容易受到統治者的青睞。還有在一個就是,昆明地理上比滇西的大理更靠近中原,與元大都往來更方便,利于中央政府統治。)
▲元朝時期的云南行省地圖(網絡圖片)
*2.【自然環境、水利、農耕等條件優越】昆明周圍自然環境優越,壩子更加寬闊,且周圍湖泊眾多,水利灌溉條件比較好,利于農耕,(滇池、陽宗海、撫仙湖、星云湖等),古代滇池流域之所以產生了云南最早的農耕民族古滇人和青銅文明【古滇文明】,離不開肥沃的土地和湖水的滋養,所以【云南有大壩區+大湖】的糧食高產地在云南并不多。
▲整個滇池盆地約1000多平方公里(排除旱壩子)是云南最大的平原地區
*3.【滇池衰退,北岸城建崛起】古滇池是衰減性湖泊因此平均水位較淺,隨著歷史的發展,古滇池水位也在不停的下降,唐朝時滇池面積約500里,到了近代,約330里。北岸大片丘陵和平地已露出水面,北岸平壩面積不斷擴大。農耕和交通條件均優于空間相對狹小的滇池南岸,北岸取代南岸從此成為昆明地區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自然條件的巨大改觀,也讓后續的統治者越來越重視滇池北岸的開發。南詔大理國時代作為東都的【拓東城】、【鄯闡城】在滇池北岸得到空前開發。到大理國末期,東都鄯闡城已發展成為滇中一座“商工頗眾”的繁華城市,為后來政治中心轉移奠定了基礎。
▲滇池流域城市建設北岸代替南岸成為中心
▲古滇池水位變化圖
*4.【便于削弱和控制前朝影響】為了統治,元朝在滅亡大理國后,并沒有對前朝皇族趕盡殺絕,而是在大理設立大理總管(段氏世襲),為了防范和擺脫前朝大理國時代的影響,加強控制云南全局,搬遷行政中心到昆明地區無疑是最佳的決定。
*5.【昆明在后續(明清)政治文化人口等資源的高度集中和加強】明朝時期大量中原人口遷入昆明,昆明漢族首次超過本地土著,明清大力并推行了改土歸流,加強對西南邊陲的控制。特別清朝將云貴總督署設置在昆明,不但提高了昆明的政治地位,而且大量的外來移民帶來了中原文化,也促進了云南與內地省份的經濟文化交流,這無疑加強了昆明政治、經濟、文化,的地位,而偏西的大理地位越來越邊緣化,僅僅作為滇西重鎮,再無力與昆明競爭。
▲清朝總督署分布圖
▲云貴總督署舊址(今云南勝利堂)
總而言之,云南歷史的行政區中心雖有變化,但相對穩定,并不算太頻繁(相比其他省份比如:河北省的省會和廣西首府可以了解一下)做了500年王都/郡治和700年省會的昆明歷史沉淀厚重,也造成了云南資源(經濟、文化、醫療、教育)高度集中昆明,一城獨大的格局。當然話又說回來,事務發展有兩面性,大理雖然政治首位度下降,但也因為是民族自治州,大致保住了自己城市和民族的文化脈絡和青山綠水,成為全國和云南最知名旅游城市之一,也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比昆明城市發展特色的盡失。)
本文結束,我是倮倮,喜歡/想了解更多云南/昆明交通發展,歷史文化地方志,可以關注或查看我的相關回答,本文結束,謝謝觀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第一、歷史的選擇
熟悉云南歷史的讀者都知道,自楚國莊蹻入滇以來,中國內地中央政權對云南地區的統治始終是局部的和形式上的,云南大部分地區依然處在地方少數民族部落政權實際統治之下,這個地方產生過古滇國、哀牢國、句町國、南中國、 南詔國、大理國、象乘國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 從東晉至唐初400年間, 爨氏家族建立以曲靖為中心的南中政權, 統治疆域包括今天的云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曲靖事實上是云南第一個首府;后來南詔國崛起到大理國衰落七百余年間,形成比較強大的割據政權,南詔國和大理國都定都于大理,大理成了云南的第二個首府;昆明城開拓于南詔國時代,為南詔國和大理國的別都,今天來講就是副省級中心城市,直到1276年,元朝統一中國 ,在云南行中書省,云南的首府才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受元朝中央政府的委托,云南的統治實際上一直控制在段氏家族手中,所以云南有兩個統治中心,昆明是首府,大理是別都。
洪武1382年,明軍入滇,結束段氏對云南的統治,昆明才成為云南唯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就是云南省的首府。可以說作為省府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曲靖開創四百年云南首府史,此后,大理和昆明各領風騷700年。
第二、經濟社會發展的選擇。元代以后,云南省府定都于昆明主要原因是昆明土地肥沃,農耕發達,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比較高。另一方面,昆明地處滇中,地勢開闊,東西南北的交通出行便利,便于中央政府駐京屯兵,對云南全局進行控制。隨著元朝賽典赤經略云南,在昆明興修水利、交通驛站等基礎設施,昆明與中原的經濟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成為云南名副其實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第三、歷史的輪回。首府是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通過對人才、資本、技術、管理等優勢資源的吸納,會產生巨大的發展能量,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無疑是巨大的,但再強大的首府,也需要其它城市群支撐平衡,否則會加劇地區資源空間配置和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均衡,影響一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在過去2000多年里,曲靖、大理、昆明,都曾經是云南的首府,在每個歷史時段,對云南的發展都作出過杰出的貢獻,而今昆明一家獨大,整個經濟的總量占云南省近1/3;曲靖是云南第二大的工商城市,經濟總量不到昆明一半,大理經濟總量僅排行全省第五,不到昆明的1/4,三大城市發展極度不均衡,三市之間產業同構化較高,對全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能力和輻射能力比較弱。
大理、曲靖都是云南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要支撐起云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除了加速昆明區域國際中心發展外,要對連結內地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曲靖和西出東南亞、南亞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大理給予資源配置上的政策傾斜,發展成云南經濟的兩個副中心,形成云南經濟發展的鐵三角,三強鼎立,三大增長極、一大東西經濟帶,輻射東西南北中,輻射東南亞南亞,云南的經濟起飛,指日可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