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湖南名人中,今天主要介紹湖南籍的開國元帥和開國大將,以此緬懷他們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所做出的豐功偉績。彭德懷:開國元帥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國工農紅軍軍長,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陜甘支隊司令員,八路軍副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職。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等職。
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
賀龍:開國元帥賀龍(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建立了不朽功勛。
羅榮桓:開國元帥羅榮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奠基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中國十大元帥之一,黨、國家和軍隊卓越領導人。
粟裕:開國大將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侗族,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譚政:開國大將譚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湖南省湘潭市湘鄉人。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一。
蕭勁光:開國大將蕭勁光(1903年1月4日——1989年3月29日),湖南省長沙市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曾任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許光達:開國大將許光達(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曾任裝甲兵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陳賡:開國大將陳賡(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湖南省湘潭市湘鄉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黃克誠:開國大將黃克誠(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人。曾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國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還有哪些湖南名人請補充。
湖南人杰地靈,19世紀中葉以來湖南名人輩出,先后涌現出了無數影響中國政治進程的人物,如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黃興、蔡鍔、宋教仁、劉少奇、毛澤東,可謂是一群湖南人,一部中國近代史。
從道光年間到民初,湖南出了20多名總督、巡撫、提督等大臣,尤其是曾國藩的湘軍系統,湘軍系統中出的總督有15人,巡撫有14人;在推翻帝制的過程中,湖南人也奮勇向前,同盟會的創會元老,湖南籍的有20人,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湖南籍的黃興、蔡鍔、陳天華是主將;黃埔軍校的前六期湖南人占四分之一,最后湖南還出了新中國的開國領袖毛澤東和開國元勛劉少奇、彭德懷、任弼時、賀龍等等,在1955年新中國授銜時,在十大元帥中湖南人占三個,十大大將中湖南占6人,57位上將中湖南人占19人。這些湖南人都璀璨無比,因篇幅有限,而名人有太多,在此只列幾個代表人物。
曾國藩: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太拼天國爆發后,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拯救了清王朝,此外曾國藩還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一批留學生就是曾國藩安排的,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1872年3月12日,曾國藩去世,謚號“文正”。
左宗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民族英雄,湘軍著名將領,參與平地太平天國、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平定陜甘之亂,收復新疆,并推動新疆建省,中法戰爭期間親請前往福建督師,1885年在福州病逝,追贈太傅、謚號“文襄”。
黃興:中國近代民主革命軍,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二人常被人稱為“孫黃”,為了挽救中國,黃興投筆從戎,打算用武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在此期間黃興愈挫愈勇,是辛亥革命時期的先驅和領袖,是近代革命中舉足輕重的人物,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1917年以國葬于長沙岳麓山。
毛主席: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毛主席引導我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并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創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時代,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奠定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去世。
上述人物只是湖南名人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多名人都沒有提及,望見諒,篇幅有限,沒有提及的希望大家補充。
湖南省轄14個地州市、122個縣(市、區)。
1、長沙市:芙蓉區、天心區、岳麓區、開福區、雨花區、望城區、長沙縣、寧鄉縣、瀏陽市。
2、株洲市:天元區、荷塘區、蘆淞區、石峰區、云龍示范區、株洲縣、攸縣、茶陵縣、炎陵縣、醴陵市。
3、湘潭市:雨湖區、岳塘區、湘潭縣、韶山市、湘鄉市。
4、衡陽市:雁峰區、石鼓區、珠暉區、蒸湘區、南岳區、衡陽縣、衡南縣、衡山縣、衡東縣、祁東縣、耒陽市、常寧市。
5、邵陽市:雙清區、大祥區、北塔區、邵東縣、新邵縣、邵陽縣、隆回縣、洞口縣、綏寧縣、武寧縣、城步苗族自治縣、武岡市。
6、岳陽市:岳陽樓區、君山區、云溪區、岳陽縣、平江縣、湘陰縣、華容縣、汨羅市、臨湘市。
7、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安鄉縣、漢壽縣、澧縣、臨澧縣、桃源縣、石門縣、津市市。
8、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桑植縣。
9、益陽市:資陽區、赫山區、大通湖區、安化縣、桃江縣、南縣、沅江市。
10、婁底市:婁星區、雙峰縣、新化縣、漣源市、冷水江市。
11、郴州市:蘇仙區、北湖區、安仁縣、桂陽縣、永興縣、宜章縣、嘉禾縣、臨武縣、汝城縣、桂東縣、資興市。
12、永州市:零陵區、冷水灘區、道縣、祁陽縣、東安縣、雙牌縣、江永縣、寧遠縣、藍山縣、新田縣、江華瑤族自治縣、金洞管理區、回龍圩管理區。
13、懷化市:鶴城區、中方縣、沅陵縣、辰溪縣、溆浦縣、會同縣、麻陽苗族自治縣、
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洪江市、洪江管理區。
1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瀘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